讲座结束后,学生们与朱卫国交流非遗知识。 通讯员 林树珍 摄
文/见习记者 范子华 本报记者 林宇云
“同学们知道‘天下四绝’指什么吗?”“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钱塘江潮。我们的雷州换鼓居天下四绝之首……”近日,湛江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举行,活动邀请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朱卫国作题为《湛江非遗的寻视与传承》的专题讲座,为同学们讲授非遗的基本概念、保护及意义、分类与特色、传承和发展。
讲台上,面对朝气蓬勃的学子们,朱卫国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分享非遗知识,让学生们了解湛江的非遗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他表示,非遗要在传承中“活”起来,少不了这些年轻的“花朵”。希望青少年要守护并传承我们的非遗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湛江非遗文化多彩荟萃
湛江古属百越,史源悠远,文化厚重。截至目前,我市共有非遗项目106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9个、省级48个、市级49个,传承人163人,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体育游艺和杂技、医药、民俗10个门类。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识记湛江非遗文化,朱卫国用口诀辅以丰富的音像资料进行讲解。他如数家珍般将湛江民俗非遗总结为十大文化事象:“一门古傩,二剧争锋,三狮鼎立,四绝称雄,五戏同台,六色缤纷,七歌颂唱,八音共鸣,九龙腾飞,十舞呈祥。”其中,一门古傩指傩戏、傩舞、傩祭、傩乐和傩技。二剧争辉指粤剧南派、雷剧。三狮鼎立指传统地狮、登桩南狮、高桩醒狮。四绝称雄指爬刀梯、过火海、穿令箭和滚刺床。五戏同台指木偶粤剧、白戏、黎戏、哎戏和单人鬼儿戏。六色缤纷指飘色、水色、地色、车色、马色和肩色。七歌颂唱指雷州歌、姑娘歌、哭嫁歌、哎歌、木鱼歌、咸水歌和山水歌。八音共鸣指吴川十番八音、雷州锣鼓八音、安铺民乐八音和硇州女子八音。九龙腾飞指人龙、网龙、草龙、勒古龙、高跷龙、公母龙、香火龙、彩布龙和竞技龙。十舞呈祥指鹰雄舞、貔貅舞、蜈蚣舞、功班舞、屯兵舞、燕狮舞、散花舞、草鸡舞、水鬼舞和蓬茶舞。
此外,湛江还有丰富的年例节庆,酬神拜祖的春班戏曲庙会,巧夺天工的泥塑、彩扎、灰塑等民间工艺,陶鼓、雷胡、簕古胡等民间弦击乐器。颇具地域烹艺特色的月饼、艾籺、蛤蝼粽、薯粉索、炸虾饼、猪笼饼、八宝饭、腊味、鱼干等传统美食小点,更是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味觉享受。
非遗活态传承:先“冷冻”再“加热”
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思想、情感表达方式都在改变,非遗文化也随着时代脉搏进行演变。“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除了传承人们的坚守和坚持,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努力。非遗的文化之魂不能丢,非遗的传统手工技艺不能失。”朱卫国说。
当今学界认为,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它、尊重它,让其能够按照自然发展规律去自然演变。既要防止过分人为干预,又要防止它停滞不前。朱卫国提出先“冷冻”再“加热”的非遗保护方法。即运用音像、图文、数据去记录、库存,确保其本源的活态真实性,再融汇多元的艺术元素,从主题理念、难度技巧、演艺特色去充实提升,以适应新时期多层次、多品位的文化审美需求。
此外,朱卫国还建议,应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同打造一个将湛江众多民俗文化精品共冶一炉的综合性“湛江民俗文化大观园”,周末定期演出湛江原生态的民俗文化节目。一方面,各大优秀民俗文化团队既有表演的舞台,又有政策扶持和演出收入,可以专注于人才培养和艺术提升;另一方面,对于舞狮子、舞龙等一些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项目,可以现场教会他们一些简单套路马上舞动起来,培养他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兴趣。
让学生领略湛江非遗之美
“老师,如何分辨一种艺术是不是非遗?”
“非遗在国内分为四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目前湛江市级以上的非遗可以在市文化馆公众号进行查询,各项非遗的起源、发展、现状都有介绍。此外,市博物馆和各县(市、区)博物馆已全部开辟了非遗专题展览区,展示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学们周末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朱老师好,我来自遂溪,我想知道家乡的遂溪醒狮和佛山醒狮有什么区别?”
“中国以长江为界分南师、北狮。佛山是南狮发源地,是老大哥。遂溪乃后起之秀,被评为中国醒狮之乡。近年来,遂溪醒狮在省、市、国家级和国际性的大型舞狮赛事和展演中荣获70多个奖项与两次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的表演,扬威奥运舞台。曾出访东南亚、欧洲、澳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起海内外的关注和重视……”
课堂上孩子们积极提问,下课后仍热情地拿着笔记本走到朱卫国身边请教。在场聆听的老师表示:“这次非遗文化交流活动让同学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爱乡热情,增强了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也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