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教育中
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湛江日报 2023年03月14日 周晓辉

  周晓辉(湛江市遂溪县遂城镇湾溪小学)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基础上所形成和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被民族成员接受和认同的道德规范,其对于促进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以及未来的健康成长发展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因此,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教师应高度重视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以此将小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优秀时代和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本文从三方面分析了小学德育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仅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弘扬和培育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其实就是以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为内容,对小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以及有计划的教育活动,通过向小学生渗透民族精神,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有确切的了解,而后进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在未来成为一名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是如何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弘扬和培育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想要弘扬和培育小学生的民族精神,教师还应注重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挖掘各个学科课程中的民族精神素材,按照不同课程的性质与特征,将教学内容的科学与思想性有机整合在一起,以此将民族精神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有效强化学生各学科学习成绩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

  例如,德育教师在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时,可结合语文课程中的内容,如《詹天佑》这一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民族精神,讲述詹天佑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在当时那种严峻的情形下作出决定的决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民族精神的最好体现。从詹天佑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并且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学习的。再例如,德育教师还可以结合美术图画向学生渗透民族精神,让学生欣赏一些中国画或者书法艺术欣赏的内容,并且说一说画中看到的内容,分别代表哪一时期的作品,展现了哪些特色,运用到生活、学习实际中对我们学生有怎样的启发作用,充分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以此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组织实践活动发挥德育承载作用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绝不只是口头上的理论教育,德育教师还应高度重视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教育活动中感悟民族精神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将民族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

  例如,德育教师可遵循“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民族精神,以此来启发和教育学生。首先来说“请进来”,学校可为学生邀请本地的英雄或者劳模等,来讲述感人的名人事迹,邀请所有学生参与,有效培养学生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以及热爱祖国和家乡的精神。记得读书时期,一位同学的爷爷是老红军,他当时给我们讲述了在艰苦的作战环境中是如何生存的。教给学生我们的革命先烈具有坚强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运用到现在就是学生们学习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其次来说“走出去”,德育教师可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指导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或者参观等实践活动形式,获得亲身的感受和体验,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各种类型的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或者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此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中国及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增强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深切感受。

  当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也应注重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还要做好发扬民族精神的示范者,在德育教学工作中时刻注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升华学生的人格,以此更深层次地培育小学生的民族精神。

  三、加强校园建设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要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弘扬和培育小学生的民族精神时,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尤为重要的。学校应做好“五室”“三报”“两廊”“一墙”的建设,在校园里悬挂一些伟人及文化名人的画像、语录,为学生营造一种文明、健康以及高品位的民族精神文化氛围,构建校园文化的主阵地,有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育人的环境。

  同时,德育教师还可以利用每周一以及重要的节日、纪念日或者大型的集体活动时间,举行庄严和隆重的升旗仪式,让所有学生共同合唱《国歌》,并通过组织唱《国歌》,争当旗手和护旗手以及在国旗下讲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此外,德育教师还可以在校园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运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节日,如国庆节、公民道德宣传日以及中秋节等节日,开展扎实有效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习身边英雄的精神,有效提升弘扬和培育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实效性。例如中秋节开展“敬老孝亲,感恩父母,阖家团圆”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学生亲自参与到月饼的制作过程,了解生活、增长见识,同时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总而言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更是中华民族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弘扬和培育小学生的民族精神对其终身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意义。因此,德育教师应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并积极探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路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实践活动以及加强校园建设的方式,有效提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效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少珠.刍议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优秀传统文化[J].读写算,2020(22):19-20.

  [2]黄淑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0.

  [3]陶丹红.小学德育工作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措施[J].教师,2019(34):9-10.

  [4]王英丽.略论在小学德育中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师,2014(06):89-90.

  [5].传承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爱国情怀——友爱道小学德育工作结硕果[J].家长,20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