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苏(霞山)
近日,适逢国际博物馆日,一篇《湛江的文物会“说话”》的文章引来不少关注。
看了文章,真的是大开眼界。唐青釉三注辟釉砚、“金玉满堂”荷叶盖瓷罐、南朝窖藏金银器、“万岁”瓦当、云雷纹六蛙四耳大铜鼓、明颈系铃铛座式石狗……一件件湛江本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带着我们穿过历史烟云,无言述说风雨沧桑。
看着这么多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文物,笔者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必须想办法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让更多人知道这些文物的珍贵。
从锦心绣口的诗词大会,到衣袂翩翩的汉服盛典;从雪后初霁的故宫院墙,到华美惊艳的“唐宫夜宴”……近年来,随着“国潮风”的兴起,越来越多传统文化元素走进大众视野。笔者的学生们就很喜欢一款盲盒。一开始我觉得这不过就是玩具,后来从学生那里借来细看才发现,原来12款造型各异的盲盒公仔,是仿照古画奏乐的仙女设计的,带有浓浓的“敦煌风”。由此可见,这些传统文化在新元素的激发下,是很有市场的。更令人赞叹的是,不少地方的博物馆也加入到了这阵“国潮风”中,想方设法让文物“出圈”。为《洛神赋图》《千里江山图》等传世名画填词谱曲,让“古画会唱歌”;用手机小程序自行设计藻井、瑞兽版“敦煌诗巾”,一键下单即可收到丝巾实物;汇集中原古都元素的“考古盲盒”,一上线就被抢购一空……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河南博物院等文博机构的“神操作”,不仅让文物“活”起来,也形成了新的消费体验。
湛江各地博物馆里的文物,有没有当“网红”的潜质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廉江市博物馆珍藏的云雷纹六蛙四耳大铜鼓,博物馆就很应该制作小视频介绍什么是“云雷纹”,为什么铜鼓上面蹲着的是六只青蛙而不是其他动物,它们有什么寓意?又比如雷州石狗陈列馆中收藏着一尊明颈系铃铛坐式石狗,被称为“石狗王”。而且雷州博物馆里有神态、姿势各异石狗1100多尊,被誉为“南方兵马俑”。这些石狗是怎样“进化”的?它们又流传着什么故事?其实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都是制作短视频的好素材,我们很应该把它们用起来,通过时尚又有趣的方法,让它们“走”进大众视野。
让文物“活”起来,还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开展研学游。各地博物馆应该有计划地与当地学校合作,开展带有考古、研学性质的“游学”。还是雷州石狗的例子,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石狗是怎样制作的,又或者依据博物馆内的石狗“模特”设计卡通版石狗,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这样才能激发起大家对博物馆、对文物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