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东(霞山)
日前,笔者看到一则消息,中国精神卫生调查《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提到,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报告表明,在2021至2022年,青少年群体中有14.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且高于成年群体。近年来,因青少年心理问题引发的矛盾冲突甚至是极端事件时有发生,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青少年时期是个人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其认知、情感、意识等心理与行为特征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模式的变化,以及家庭教育观念的改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面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低龄化趋势,需要更早地介入干预,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携手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全面加强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力度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水平,家长、学校、社会三方合力,为青少年加上“心理护栏”,是当前必须抓好的重中之重的工作。
首先要加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通过培训交流,提升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和应对能力,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其次,学校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要开设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和心理调适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特别要加强对校园暴力、欺凌等不良行为的预防和处理,为学生提供安全与和谐的学习环境。
再则,要建立健全社会支持服务体系。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积极作用,共同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医教结合,打通医院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危机干预工作渠道,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诊疗绿色通道,共同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墙。家长要积极参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亲子沟通,注意观察孩子反常的言行,注意家长情绪对孩子的影响,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
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培养孩子独立健全的人格,形成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树立高尚的理想信念,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社会和家庭要同心协力抓紧抓好,把青少年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为青少年加上一道“心理护栏”,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