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海是有执念的,只要与大海相遇,一缕阳光,一朵浪花,一叶轻舟,一湾白沙,都能让我驻足停步,一个人屏息眺望,久久凝眸,欲走还留。
这是中国大陆最南端,陆止于此,海始于斯。南海徐来的季风,吹散了北回归线上的酷热,带来了充沛的雨水,也带来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四季。我就生活在这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风的日子可以聆听涛声,夏雨的时刻可以赤脚海滩,秋爽的季节可以泛舟逐浪,冬阳的时光可观潮涨潮落。
细细想来,我长年累月有海相伴,对大海早已司空见惯,本应不足为奇。然而,深入骨髓的基因,始终让我痴迷那无限的蔚蓝,眷恋我所诞生的地方!
雷州半岛三面环海,一面是红土丘陵山坡,东西海岸海域内有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三大生态系统,山海间四季如春,风光旖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净化了海水,也诞生了优质的海盐。
盐,是最古老的商品之一,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有史记载,雷州半岛在唐代便有直接用海水煮盐的传统,唐宋以后改良为晒沙土,清水淋滤岩土,过滤出卤水,再煮卤成盐。由于煮盐劳动强度较大,为提高制盐的技术含量,人们改用生态海盐的晒制方法,试行晒卤制盐技术。宋朝开宝四年,半岛出现第一个初具规模的盐场,乌石人总结出生态海盐十二道古法晒制技艺,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承下来,代代相传至今。
海盐虽小,却是大海赐予人类供养生命的珍贵结晶。波涛汹涌的北部湾和琼州海峡在这里交汇,纯净的海水翻滚着涌入低洼地,当退潮和日晒后,留下一片片白皑皑的盐晶。故雷州半岛是我国海盐的重要产地,中国珊瑚保护区徐闻成为天然的盐场,这里盐田星罗棋布,阡陌交通,所产海盐经过二十多道工序的磨砺,洁白如雪,晶莹似冰。
万物因海而生,海洋是孕育地球生命的摇篮,也馈赠了奇迹。如同落日溺在云层,月光散落凡间,“大海的眼泪”珍珠以晶莹剔透、明亮夺目也备受宠溺。
古代将海水珍珠分为东珠、西珠和南珠。明代史学家屈大均如此评价珍珠品质: 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诞生南珠的这片海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水平稳,滋养出天然极品宝贝,因此南珠享有“中国海水珍珠皇后”美誉。《天工开物》中说:凡中国珠必产雷、廉二池。“雷”,指的就是拥有“南珠故乡”美誉的雷州流沙镇,早在秦统一中国前,此地就有珠民采珠的记载。
据说珍珠最初不过是一粒平凡的沙子,无意间闯进了蚌的怀抱。为免其流离失所,蚌收留并谨慎收藏,同时忍受沙子在体内挣扎蜕变所带来的磨合之痛,最终将它酝酿成一颗华美无比的珍珠。
“黄金有价,珍珠无价”。珍珠自古便是权力、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历代帝王的皇冠、后妃的服饰就嵌有大量珍珠宝石。国家博物馆珍藏的明代九龙九凤冠,装饰的上等天然珍珠五千多颗,造型精美,华丽无比。古时珍珠要达到贡品的规格,至少要在珠蚌中生长成形三年。人们用贝壳磨的圆粒植入珍珠贝,放回海中,珍珠贝再向囊内分泌珍珠质,直到珍珠形成,美丽由此诞生。
我一直喜欢光彩夺目的珍珠,裹一身浅于黑、深于蓝的时尚衣裙,佩一串白如雪、洁胜玉的珍贵南珠,稳重而不显老成,沉静而不失灵气,优雅且富贵。十分感激我的父老乡亲,着力发展人工养殖珍珠,按流水线般的工序培育、加工、出售,南珠这才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海对人类最慷慨的恩赐还有海鲜。湛江岸线漫长,海域广阔,盛产各种名贵海产品,有“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的美名。各种海产食物代表的咸鲜,是一种神秘的存在,一种无法言喻的体验。煎、烤、焖、煮、炸,就连生吃,添加秘制的调料都别有风味,一口下去,仿佛舌尖轻吻着海浪,让人欲罢不能!
而我最钟情的要数海蟹,它以肉嫩味鲜、含有丰富蛋白质证明自己的价值。吴川的芷寮米蟹,宋代便被视为蟹中上品,以腿粗肉厚、膏满脂丰而著称,是中国四大名蟹之一。传说当年苏东坡路过吴阳,品尝了芷寮蟹后赞不绝口,写下“未看黄山徒双目,不吃螃蟹辜负腹”诗句。清朝粤西唯一状元林召棠也有诗曰:“执杯持蟹螯,足了一生事”,可见芷寮蟹味美何等迷人。还有麻章、太平和东海岛民安的灶蟹,闻名遐迩,饮誉海外。湛江海蟹与江南的淡水大闸蟹,平分秋色,各领风骚。
都说靠山吃山、近海吃海,相约湛江四季,吃、住、行、游、购,最诱人莫过于品尝鲜味飘香、色泽诱人的海鲜。傍晚,徘徊于人头攒动的海鲜批发市场,螃蟹、沙虫、龙虾、鲍鱼、生蚝、大虾、海蜇、乌贼、鱿鱼、花鳝、海参、珍珠贝、石斑鱼、东风螺、皮皮虾比比皆是,让人眼花缭乱。喜欢带客人来这里,因为只需交些加工费,依市场而设的海鲜酒楼旋即将生鲜变为佳肴;因为安坐腥鲜味缭绕的楼台,连香气都是海蓝色的,梦幻中疑在深海龙宫,尽享那只有神仙才得到的口福!
十分庆幸生于斯,长于斯,能与海朝夕相伴,四季被一个“鲜”字滋润着。
为了感谢大海,雷州半岛人民创作了相应的民俗活动,祈求风调雨顺。祭祀、民俗、饮食、戏曲、武术等传统文化,许多传承至今,历久不衰。
遂溪醒狮表演始于二百多年前,凡逢年过节庆典,村民都用醒狮助兴,祈求平安吉祥。舞狮过程中将狮子憨态可掬、喜怒惊疑、跳跃翻腾等动作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融舞蹈、杂技、武术等于一体,被誉为“中华一绝”,是广东舞苑一宝。
湛江调顺网龙始于明,兴于清。以渔业为主,兼职农耕的村民,“集百舟田野之网草,呈百家村民之祈愿”,就地取材创作了独具特色的舞龙技艺,以求人丁旺、六畜繁,风调雨顺;希冀鱼满船、粮满仓,物阜年丰。
清末的吴川黄坡,四乡八村常常举行游神赛会,出现了表现戏剧片段的化装游行,吴川飘色由此诞生。这是集戏剧、音乐、美术、魔术、杂技、力学于一体的造型艺术,一板飘色往往是一座流动的小舞台,堪称南国民间艺术一株绚丽的奇葩。
还有寓意人们生活“年年高”的安铺年糕,清香可口的腊八节令名点徐闻八宝饭,被赋予“相合到老”祥瑞愿望的雷州蛤蒌粽,承载小孩子心头爱的霞山猪笼饼,巧妙利用海盐腌制的赤坎干鱼。从百年前的时令佳肴,演变到今日的地方名片,“舌尖上的非遗”书写着半岛人的美味情怀。
家乡的味道,是根植于基因的美食记忆;家乡的声音,是集天地精华于一身的波涛。湛江海湾平缓开阔,沿岸海滩沙粒泛金,最引人入胜的有金沙湾海滨浴场,东海岛龙海天“中国最长海滩”,还有可与芭提雅海滩媲美的吉兆湾。闲暇时约三五好友,哼着改编的小曲:“海风轻拂湛江湾,白浪逐沙滩,绿茵椰林缀海岸,还有一片海蓝蓝……”,在柔软的沙滩赤步,或躺在沙滩椅上,去神游,去遐想,染醉了心情染醉了时光。
喜欢这种感觉,看海天一色,听潮起潮落。喜欢在奔腾不息的海浪里,领略放空一切的酣畅淋漓。喜欢在历史的长空中,阅览古老的文化被记载,被传颂,被演绎,被传承,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