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俗称“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
“二月二,龙抬头”之“龙”,并非传说中的龙,而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逢农历二月初二,七宿之首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升起,故称“龙抬头”。有的地方习俗,正月时人们不愿理发,直到“龙抬头”这一天才开始正式打理自己的发型,这意味着“理发去旧”,“去旧”为了“迎新”,有道是“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龙抬头”成了开启新一年的时间节点,这天的人们不止要理发,有些地方还要舞龙、祭龙、闹灯会——与龙相关的一切习俗,都离不开“讨彩头”的“仪式感”。
“龙抬头”当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上就发表文章《二月二抬头见“龙” 一起来看非遗里的中国龙》,其中对湛江人龙舞作了一番推介——“在表演时,几十至数百名青壮年和少年穿着短裤,以人体相接,组成一条‘长龙’,通过托人上肩等动作和多变的队形,表现起龙、龙点头、龙穿云、龙卷浪等表演程式。”看看我们湛江,其实与“龙”有关的非遗项目真不少,比如东海岛人龙舞、调顺网龙、文章湾村簕古龙、雷州南门高跷龙舞……如何抓住甲辰龙年的契机,让它们“打包”火出圈,很值得思考。
今年春节假期,不少民俗都呈现出了“年轻态”。广东揭阳,一名小女孩在街边练习舞狮,恰好一支专业舞狮表演队路过,为她敲锣擂鼓、呐喊助威,这场“配合完美”的表演让不少人点赞;河南确山,“95后”短视频博主直播打铁花,四溅的铁花照亮黑夜,吸引了三亿网友观看打铁花的抖音视频;福建福州,高大威武的“神将”在众人簇拥中走街串巷,队伍中,挺“神将”者多为青少年,传承民俗的“接力棒”从老一辈传递到年轻人手中……这些民俗火出圈,有短视频平台带来的“流量效应”,但更关键的是它们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参与,注入了“年轻态”的新力量。
而要吸引年轻人参与,就要提升这些非遗项目、民俗活动的“仪式感”。事实上,传统节日也是“古人的日常”。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把“古人的日常”变成“年轻人的仪式感”。我们可以在“龙抬头”这天,举办“非遗龙舞节”这样的活动,让人龙舞、网龙、簕古龙、高跷龙舞同台献艺,又或引入更多其他地方的舞龙表演,让“龙抬头看舞龙”变成一种带有“仪式感”的节庆活动,继而借助短视频平台“打包”送出圈。
展示湛江“文化美”,需要有更多创新的“年轻态”表达,以各种全新的方式去演绎、诠释和融合,也需要更多年轻人去参与、热爱与传播。而“仪式感”,就是连接年轻人与非遗、民俗之间的那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