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跨”,非遗才有更多“高光时刻”

湛江日报 2024年05月29日 关月

  5月28日,一篇题为《火上央视!这款雷州“手工”登上时装周》的文章在湛江人朋友圈中转发,引来“围观”。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在很多地方还在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持续犯愁、苦苦探路的时候,近段时间雷州非遗先是在央视“走秀”,又去文博会“上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给人们以启示。

  非遗走出“深闺”,是发扬光大的前提。这次勇敢“走出去”的,是“雷州蒲织”和“雷州石狗”——

  据湛江云媒报道,5月24日,央视农业农村频道(CCTV17)金牌栏目“大地讲堂”播出专题片《走上T台的雷州》。片中2024春季广东时装周上的一个镜头,惊艳众人——雷州非遗手作蒲织,与新中式风格的经典搭配,让观众透过屏幕感受到蒲织的“潮”味。雷州作为“蒲织之乡”,蒲草被制成席子、扇子、帽子、包、筐、灯具等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甚至是精美的工艺品,还远销到欧美等市场。这些产品,都是靠当地群众的巧手编织出来的。

  几天后的文博会上,“雷州石狗”成了萌萌的“显眼包”。非遗传承人陈苗创办了一间工作室,通过中英双语宣传弘扬雷州石狗文化与雷州石狗非遗。今年文博会,陈苗将雷州石狗文创产品带到大型展会。雷州石狗是目前所发现仅存于雷州地区的石刻艺术,至今散布于雷州民间的各个年代的石狗约有1万多只。雷州石狗之多,在全国一枝独秀。雷州石狗经历着从“图腾崇拜”“呈祥报喜”“守护神灵”到“司仪宠物”的产生、演变与发展的过程,形成独具雷州民俗特色的石狗文化。

  蒲织与石狗走出“深闺”的诀窍,是跨界融合。大胆地“跨”出去,才能真正“闯”出个名堂来。

  “跨”向新平台。在当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非遗要“出圈”,要借助平台之力用好跳板,让更多人认识它、喜欢它。这时候,由非遗衍生的商品或服务就激发成“活态”,生存不是难题,发展前景可期。比如雷州石狗。近年来,越来越多石狗主题的文创产品、服饰设计面世,大大提升了雷州石狗的知名度。但从总体上说,雷州石狗文化依然处于“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许多可以与文旅结合的元素尚未得到充分挖掘,距离“现象级”的“网红IP”仍有不少距离。这次参加文博会这样的“顶流”盛会,当了一回“显眼包”,雷州石狗的知名度大涨。但我们更应该及时思考的是,如何将展会的“流量”带到线上的社交平台中,如何带回雷州以提升文旅“留量”。

  “跨”向新业态。不仅是文旅,非遗与各行各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新业态,都有必要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尝试融合发展。雷州蒲织“走T台”,带来新中式时尚感,就是一个不可错失的打造“爆款”的机会。雷州要围绕“蒲”挖文化、聚焦“织”创新品,推出以帽子、鞋子、挎包等一组蒲织文创产品,整体设计元素以雷州本土文化为基础蓝本,开发多场景打造“打卡雷蒲”换装新体验。要努力让非遗在市场环境中搏击、壮大,这也是非遗保护和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以创新突破,为非遗赋能。我们为非遗创造更多“高光时刻”,非遗就很有可能以“惊艳”来进行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