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从远方来

湛江日报 2024年06月22日 游水方

  我出生在南三岛,伴着潮声而来,逐着潮水长大。

  我常立海边,眺望无边无际的海面,只见海潮一浪接一浪从远方追逐而来。

  我心潮澎湃!啊,潮从远方来,卷走了岁月,生生不息!

  一

  潮从远方来,无数的海洋生物逐潮而来,造就了南三岛东面海域的天然大渔场。

  这片海,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度地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很适合海洋生物成长。也处在绵长鉴江的出海口,咸淡水在此交汇,微生物丰富,滋养出的海洋生物肥美异常。

  这片海,鱼的种类十分丰富,名贵的鱼类也很多。还有多种海洋珍稀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如中华白海豚、布氏鲸、玳瑁、中国鲎等。这里是中华白海豚的重要栖息地,种群数量达600多头。

  拥抱这样优越的海洋资源,岛民以打鱼为主业。岛的东海岸有多个海埠,是沿海村庄出海打鱼的场所。海岛人凭着勤劳和智慧,勇立潮头,扬帆撒网,搏浪耕耘,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二

  潮从远方来,渔民从远方逐潮捕鱼而来,发现了这海岛。

  有一天,一位梁姓打鱼人作客这荒无人烟的海岛。他看到小岛虽然荒凉,但水草丰茂,觉得可以在此建庐而居,种地耕海,就举家迁入,繁衍生息。人烟的招引,陈家、李家、黄家、郑家、张家、庞家等也逐渐迁入,人口渐繁,村落也便形成。海岛人来自五湖四海,生生不息,现有人口达十数万。

  这一带原有相邻的十个海岛,像十朵莲花绽放于海上。因这些岛水土肥美,大量白鹭栖息,古称鹭洲岛。明清时期,这一带设置南三都,下辖十三个村坊,其中一个村坊名为广州湾,闻名遐迩。20世纪50年代,海岛人外筑堤坝,把十岛联为一岛,统称南三岛。

  三

  潮从远方来,有时会汹涌澎湃,面目狰狞。

  渔人总希望风平浪静。于是,伴着一个神奇传说,在南三岛东南角的海边诞生了一座靖海宫。据传,一位渔民在附近海面打鱼,于不同处撒下三网,都网起同一块石头。渔民甚觉神奇,便在海边将石头立为神,后建庙供奉。庙经多次重修,金碧辉煌。靖海宫施展神威,平风伏浪,保境安民。1999年,它被湛江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四

  潮从远方来,曾横流于南三原来十个海岛之间。

  岛与岛的交往用竹筏小舟,路就是竹筏小舟摇过水面漂荡的波痕。有时龙王兴风作浪,海潮便淹没田园,甚或摧毁房舍,岛民生活之路异常艰难。

  1950年,政府组织筑堤联岛,数千人手铲肩挑,苦战八年,在岛的外围筑起62条大堤,把十岛联为一岛,面积123.4平方公里,成了我国的第七大岛,广东的第二大岛,仿佛南海边一颗明珠。

  岛联了,岛民来往告别了竹筏小舟。原来的海湾造成田地,种出葱绿的庄稼;筑起盐池,晒出白花花亮晶晶的盐。

  也是在50年代,修成一条连接十岛的公路,名为贯岛公路,岛民之路越走越畅顺!

  五

  潮从远方来,滚滚滔滔,气势磅礴!

  改革开放的大潮也滚滚滔滔,以磅礴之势向前推进!

  南三岛人在海潮中拼搏,练就了驾驭风浪的能力和坚韧不屈的品格。他们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走出海岛,艰苦创业,走上了致富路。一批老板、企业家脱颖而出,乡贤郑石轩经营的粤海饲料和李忠创办的国联水产,在市场的大潮中发展壮大,均成为上市公司。

  南三人富起来了,乡村的面貌也靓起来了。岛民的住房已几乎是各式各样装饰别致的楼房,亮丽耀眼。老板、企业家致富不忘桑梓,出资反哺家乡建设,修路立灯,净水排污,建文化楼,造小公园,种树培绿,美化人居环境,乡村的容貌与气质同步提升。南三岛涌现出一大批文明村示范点,立时代之新潮,领人文之风尚。

  六

  潮从远方来,起起落落,把南三岛团团围住。

  海潮成了海岛与外界交通的障碍。对外交往从小木船,到机船,再到车轮渡,虽然不断进步,但也远远满足不了庞大的人流物流。大雾漫天,狂风恶浪,渡船不开,便只能望海兴叹。

  必须建桥,这是南三人的强烈愿望!

  2005年,湛江市振兴南三经济促进会成立了,筹划第一件大事便是建桥,九位乡贤捐资6000万元,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启了建桥步伐。2011年大桥建成通车,让南三岛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2023年12月28日,南三河上又一座大桥——鹭洲大桥建成通车。这座桥是湛江环城高速的一部分,向北连接汕湛高速,让南三岛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大潮,实现新的腾飞!

  大桥跨越,海湾成坦途!奔驰于桥上,俯视从远方而来的海潮,顿生心潮逐浪高的豪情,加速驰向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