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学彬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与指引。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的重点则在于把科技成果落地应用,二者如同种子和土壤的关系,在融合过程中还需要“园丁”——新质型的人才队伍,即通过打造与新质生产力特点相符的新时代人才队伍,点燃人才“引擎”,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湛江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构建多层次人才格局,为实现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然而,当前湛江在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高精尖缺人才引进与当地产业供需仍有差距、政校企三方存在信息落差、引才留才服务保障措施有待完善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等。对此,湛江应以培育新时代人才队伍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通过搭建新质人才培养体系,找准人才赋能的切入点,以高水平人才构筑湛江未来竞争力,赋能湛江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一、健全精准制导式的引才机制,打造人才新凤巢
聚焦湛江市“四绿一蓝”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栽得梧桐树吸引人才。围绕湛江原有产业优势和新兴战略规划,梳理全市重点发展产业企业名录,定向纳贤引智,精准匹配供需,形成湛江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引才标准。如依托广东海洋大学、湛江湾实验室等专业研究机构,集聚“高精尖缺”靶向引育人才,探索人才引领驱动海洋经济创新发展新路径,推动湛江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政府、高校、企业三者高效联动的人才孵化平台,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探索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从学校环节开始为产业“量身定做”人才,培养能够熟练运用新型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的新时代人才队伍,精准补链固链强链,加快形成人才队伍建设的雁阵格局,持续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硬支撑;强化区域间、产业间的人才库联动。要聚焦解决人才库“孤岛”问题,通过产业、区域关联,建立起人才库之间的联动平台,搭通全省、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人才交流渠道,健全交流机制,共享人才资源,促进合作共赢。如在湛江海洋科技产业方面率先用好产业优势,打造在全国、全世界范围都具备影响力的海洋型人才集聚中心,切实扩大“庙子”,留住人才。
二、搭建产业集群式的共享平台,扩大资源共享池
政府是产业顶层设计的政策制定者,通过政策制定引导产业科学布局,向优发展,向新而行;企业则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具现化的实施者,肩负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重大责任;而科研院校是掌握先进科技前沿技术的创造者,是推动产业技术革新的主体。然而,当前政校企三方存在“信息烟囱”问题,部分企业不清楚当前科研院校科技攻坚的进展情况,而科研院校也不了解产业市场的需求,导致资源投入不精准的局面。因此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通过数字赋能,搭建一个能够促进三方信息高效共享,把脉产业发展需求的信息化平台。一方面,整合湛江“四绿一蓝”支柱产业信息,发挥集群效应,以市场为导向,指导校准院校科技研发方向,让科研成果更容易落地转化;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共享,让企业了解科研院校在重点产业的科研优势制高点,及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调整发展战略,特别是人才要素投入的调整,切实提高人才资源的利用率。
三、打造全链条式的育才体系,建强新质人才库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既要聚焦湛江市产业发展全链条、各环节,引进适合嵌入产业的高端知识、新型产业人才,又要覆盖培育传统工匠人才,摒弃“唯学历论”式的育才引才方式,帮助传统产业的“行家里手”“工匠能人”实现技术上的创新突破,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促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因业制宜培养“团队冠军”。围绕湛江市产业规划,用好产业协会资源,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形成各行各业产业人才类型需求清单,配合高校、职校、科研平台,培育全链条人才,既要培育好高学历“头雁”,也要培育好面向产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雁阵”,为全市各行各业构建可持续发展人才团队。二是建立能进能出的人才交流机制。要视人才为珍宝,树立“大人才观”,提早谋划,全面梳理形成各行业各部门人才目录清单,对于重点引才对象,要围绕人才需求,制定一人一策服务保障措施,创新能进能出机制,畅通人才交流任职渠道,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专业优势,让人才要素自由流动,提升赋能效率。
四、推广学践一体式的培训模式,建强培训主阵地
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面对新质生产力课题,组织部门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特别是年轻干部培养,不能搞大水漫灌,更不能任其自然生长,要精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一是内容要“精准滴灌”。围绕湛江市产业规划和未来产业布局,聚焦“四绿一蓝”产业内容,增加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内容模块,加强专业训练、实践锻炼,强化干部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在思考和交流中碰撞智慧火花,不断厘清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和路径;二是覆盖面要“包罗万象”。拓宽干部参学参训路径,用好专题培训、跟岗学习、基层锻炼等方法,加强干部专业能力培养。推行“点单送课”的培训模式,除做好集中培训的规定动作之外,调研形成各单位各行业的培训需求清单,推动师资主动下沉到基层、到企业;三是形式要“常学常新”。培训应增加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互动式实践课程比例,激发干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从被动学到主动学、坐着听到站起讲的转变。注重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专题之间应有递进性,在时间安排上,相近模块的理论和实践课要有集中性,避免章节之间过于割裂,以加深干部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