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氤氲里的富川古明城

湛江日报 2024年07月25日 陆悦

  ■ 文/图 陆悦

  驱车来到桂东北的富川古明城,已是华灯初上。灯光闪烁的“井”字型古城,被蒙上层层叠叠幻影,让人顿有时光倒流、梦回千年之感。

  西汉武帝刘彻命名、地处湘桂交界线上的瑶乡富川,是悠悠两千年潇贺古道上的重要节点,人流、物流进出岭南、岭北的分水岭,南北文化的融合地,曾写下无数岁月光辉。天时地利人和,由村寨、盐埠、驿站演变而来的富川古明城,便在婀娜多姿的富江河畔应运而生,曾是盛极一时的边城,并与深坡村、岔山村、秀水村、福溪宋寨、凤溪瑶寨等古道上遗存的古村寨,及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百柱庙、风雨桥群,连接成一个幅悠远绵长的富川沧桑岁月画卷。

  尽管岁月改变了古城的青春容颜,护城壕、城墙等早已荡然无存,但由青灰方石砌筑而成的城门依旧屹立于苍茫的夜色中,并与城北蟠龙山、城东马鞍山和城南瑞光塔互为呼应,守望着满城烟火。城门上矗立的“木廓结构”城楼,青砖黛瓦,红柱飞檐,不用一根铁钉,饱经600多年风雨洗礼,仍与皓月同辉。门墙上的“箭洞”,像一双双雪亮的眼睛,仍在注视着周遭的一举一动。摇动拱形门道里的乌黑锃亮门环,清脆的金属撞击声,犹如历史回响。

  随着新兴业态涌入,沉睡的老街古巷再度被时代洪流唤醒,南腔北调的吆喝声不绝于耳。如织游人和当地居民摩肩接踵而入,在古今文明交织的时空里,寻觅着旧时光的影子和新时光的魅力。

  置身城中,转悠于镇升、仁义、镇武、阳寿4条逼仄的主街道,如清爽夜风一样醉人的瑶乡古韵,便从交错纵横的古巷深处流淌而出,氤氲着游人的眼睛,散落城中的文庙、武庙、城隍庙、文昌阁、报恩寺、慈云寺、节孝祠、昭忠祠、养济院、坊表神楼、教谕署、训导署、衙署书院等明清古建筑,修旧如旧中,一砖一瓦,一榫一卯,藏着历史,藏着故事,更藏着远去时代的光华。

  历代科举考试中,富川共出了133名进士和宋代状元毛自知,名噪一时。他们带着富丽山川的灵气,走出古城、山村,走过富江,走上潇贺古道,走向四面八方,以肚里墨水光耀故里,书写着一方山水耕读传家的动人故事。

  行着走着,脚底下总觉得有些特别的响声,仿佛是历史在呢喃。被岁月打磨得光亮的路面,鹅卵石镶嵌的铜钱和车轮图案,经过时光淘洗愈加逼真,像条条花带,连着老街,连着过往。鹅卵石上的道道皱纹,便是城里居民祖先当年乘马车沿着潇贺古道,历经千山万水、千辛万苦迁徙、扎根于此的人生屐痕。他们留下了梦幻花街,更留下了渴望后人永续家业、追求财富与幸福的愿景。

  夜色里的古城,每隔百米,便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木质楼阁——灯楼,立于古朴的民居之间,显得格外耀眼。在富川,灯楼也称戏楼。每年农历正月初十到元宵节期间,张灯结彩的灯楼便成了欢乐海洋,瑶歌壮韵展现的舞台。城里上一年度添丁添口(添女)的人家,便兴冲冲登上楼阁,挂上龙灯或凤灯,并请来戏班表演,鼓角齐呜,响彻云霄。这一龙凤呈祥、男女平等的习俗,在古城,在富川,已绵延千年,瑶家的阿哥阿姐同是这片瑰丽山水生生不息的主人。

  镇升街与仁义街交汇处的十字路口,是古城里人间烟火气最浓的地方,犹如陈年老酒的香味,不断从油茶作坊、豆腐磨坊、米酒作坊、粑粑店、腊味店里飘逸而出。这些从远古走来的瑶家美食,让游人忍不住渐渐停下匆匆脚步。

  从东门出来,走上灯火阑珊的富江风雨桥,身后的古城喧闹声仍不时随夜风吹来。潺潺流淌的富江,跳跃着银光,流走了岁月,却流不走古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