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林小军 吴建韬
7月6日,塘㙍河畔的吴川市塘㙍和黄坡两镇田野上,身披雨衣的村民抢在阵雨的间歇期,挥锄扬镰,收割倒伏的水稻,拔起被浸泡的花生,插种薯苗……风后复产,田野里一片热火朝天。
在台风“暹芭”带来持续暴雨时,恰逢天文潮期,排泄不畅,造成塘㙍河畔低洼农田遭受浸泡。风后,两镇党群按风前的部署第一时间组织疏渠泄积水应急行动,在最短时间将低洼农田的积水清除,继而动员所有在村劳力,投入到抗灾复产中。目前,水稻保险已完成快速理赔手续,正谋划通过进一步种植短期作物,帮助农民减损。
在塘㙍镇地势最低的白沙垌,原先过腰的积水已泄至脚踝位,村民已可下田抢收。在大塘村田野里,多辆小型联合收割机将收割的湿谷不断地扬装入路旁的粮车里打包送往烘晾场。在中堂村的花生地里,数十名村民紧张地扒拔花生,附近的大棚里,晾满了花生。
在唐基村的大片稻田里,收割机穿梭作业,路旁遍布着将湿谷装运的村民。在相邻的黄坡镇平城村,村民扶起地里的瓜果攀沿架,手扶拖拉机在犁地抢播菜种。村民抢在新一轮育秧期到来前的间隙,栽下菜用薯苗等短期作物,增加收入减少损失,恢复土地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