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21年01月21日 星期四      
当前版: A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退役军人李培芳22年来坚持无偿献血

一腔热血佑生命 “八一”军魂永驻心

陈纪臻
李培芳在校园巡视水电设备状况。 本报记者 李嘉斌 摄

  本报记者 陈纪臻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李培芳,22年来始终坚持无偿献血,除了在每年8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无偿献血外,还多次捐献血小板,尤其是在有危重病人有需要时,他一接到电话,就奔赴医院献血。

  李培芳是中共党员,1990年12月入伍,2003年4月退役,现为湛江第一中学总务处职工。

  延续军人的奉献精神

  经历过军旅生涯的人,不仅会在骨子里刻下军人特有的印记,还常常以特殊的情怀、特殊的方式,来纪念“八一”这个特殊的日子。

  22年前,年轻的李培芳,就选择以无偿献血的方式,纪念他为之自豪的节日——“八一”建军节,也由此拉开了他长达22年不间断的无偿献血的帷幕。在这22年中,李培芳共无偿献血142次,捐献全血2660毫升、机采全血当量45600毫升的爱心善举,创造了目前我市个人无偿献血的纪录,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的表彰。

  他既平凡又伟大,他的善行义举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更彰显了新时代退役军人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体现了退役军人铁骨柔肠的高尚品德。

  追溯李培芳22年的“献血救人”义举,我们不难发现,他把在军队多年培养出来的山一般的忠诚与铁一般的意志与退役后的本职工作结合在一起,不仅勤勤恳恳工作,还以自身的大爱与坚持,描绘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最美形象。

  随叫随到的热心肠

  李培芳从小就是个热心肠的人,在18岁的青春岁月,向往绿色军营的他如愿以偿地穿上军装参军入伍,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

  1998年8月1日,27岁的李培芳与两名战友来到驻地的献血点,以无偿献血的方式来纪念“八一”建军节。李培芳认为,自己身体里的血,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群众,正是为人民服务的最好体现。

  2003年,李培芳退役,2004年12月成为湛江第一中学总务处的一名后勤职员。在师生眼中,水电工“李师傅”身姿挺拔、嗓音洪亮,即使身穿便服,一股雷厉风行的军人气质也无法隐藏。他工作尽职尽责,脏活累活抢着干,学校的供水和电话通讯一出故障,无论什么时候,他随叫随到。

  李培芳为人随和热心,大家推举他担任工会小组长,虽然是个为大家服务跑腿、费心用力的差事,但他毫不推脱,热情承担,并乐在其中。“天气冷了,担心孩子们洗澡没热水,我都会一直值班到深夜,直到孩子们都洗好澡入睡了。”李培芳认真值好每一班岗。

  积小善为大善

  在学校,他是敬业爱岗的普通一员,在校外,他还有着鲜为人知的一面。李培芳是我市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中特别的一员。早在2004年,他就获得“国家无偿献血银奖”,当年全市仅24人获此殊荣。2005年,他又获得了“广东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是全市获此荣誉的35人之一。

  当时有一部分市民还不太接受无偿献血这种志愿服务的方式,对此多少有些心存恐惧,但是有着军旅经历、比常人更懂得生命价值的李培芳早已以其勇毅的行为、科学的态度和助人为乐的实践,回应了人们的疑惑,挽救了不少身处困境的陌生人,更弘扬了“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的正能量。

  “每次献血后,我都会感觉到十分精神,而且身体感觉越来越好。”壮实的李培芳拍了拍自己胸脯,当每一次听到接受献血的病人有所好转,他都感到无比欣慰,在他看来,自己的付出能挽救他人的生命,是最有价值的。

  疫情期间,医疗机构急需“O”型血,李培芳没有因惧怕疫情而退缩,他戴好口罩就奔向血站,此时此刻,李培芳的心情比以往任何一次的献血都要激动,他感觉自己像是再一次披上戎装,投身于这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中,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手记:他以一腔热血,一颗丹心,持续22年捐血救人,书写了退役军人永葆本色、乐于奉献的新时代生动篇章,是当之无愧的标杆与楷模。

上一篇    下一篇
   第04版:新闻+本地
   第1版:导读
   第2版:新闻+时政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新闻+本地
   第A03版:新闻+ 本地
   第A04版:新闻+本地
   第A05版:新闻+ 时事
   第A06版:新闻+创新
   第A07版:阅读+ 书香
   第A08版:新闻+汽车
   第A09版:新闻+ 教育
   第A10版:新闻+时事
法槌声声除黑恶 常治长效久为功
“2021全国网上年货节”正式启动
一腔热血佑生命 “八一”军魂永驻心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雷州学子无偿献血
我市开展迎新春灯饰灯笼悬挂工作
揭牌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