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发操控无人机对电力线路进行巡检。
王推陈(右)用无人机对沿岸线部分航标进行巡检。
王推陈(右)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
凌李达(右)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
凌李达(中)与同事交流无人机巡查信息。
策划/黄康生 文/本报记者陈彦 何有凤 图/本报记者李忠
航拍、农业植保、电力巡检、地理测绘、物流运输、环境监测……近年来,天空越来越“忙”,无人机在越来越多领域“大显身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无人机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科技产物,而是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甚至“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替人们“干苦力,担风险”的得力助手。
低空经济的加速起飞,催生了“无人机驾驶员”这个新兴职业,也就是人们口中的无人机“飞手”。“飞手”俨然成为当前人才市场的“香饽饽”,他们的日常工作是怎样的?成为一名合格“飞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这个新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不同领域的“飞手”,聆听他们的故事。
智慧巡检航道航标不留“死角”
12月12日上午,一架灰黑色的轻型民用无人机在鉴江边起飞。27岁小伙子凌李达正手持遥控器,操控无人机对辖区航道航标进行巡查。
凌李达是粤西航道事务中心湛江航道所航道工程技术员,轻巧的无人机在他的灵活操控下,变身“巡检员”,全方位拍下航道的情况。
“无人机是我们的又一双‘眼睛’!”凌李达说,有了这双“眼睛”,能全面观察航道航线走向、航标位置、水上碍航物位置、船舶密度流量,在航道航标维护方面,可进行近距离全方位检查,不留“死角”。
航道航标巡查和航道测量是航道维护日常工作,传统巡查和测量一般采用人工开船、开车及徒步的方式,对每段航道、每个航标、每个测量点进行人力巡查和采集数据,效率低。“无人机巡检、无人机测绘(地形岸线测量)能耗低、速度快、安全性高,弥补了这些不足。”凌李达告诉记者,无人机巡查和测绘可留下图片视频资料,再经技术员后续处理成图。以施测l平方公里地形为例,对比传统测量,无人机测绘效率可提高10倍以上,且漏测现象大大减少。
今年9月,超强台风“摩羯”对海南文昌和广东徐闻等地造成了严重灾害,海安新港、徐闻港航道水深情况不明、部分航标失常,琼州海峡运输通道受阻。湛江航道所迅速出动无人机勘查巡检,及时收集航道航标受损情况,为快速修复失常航标、恢复航道通航提供有力保障。“以前台风后需要开船出海勘查,危险又耗时,现在无人机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就能完成人工一天的工作量。”凌李达说。
2023年成为无人机持证“飞手”的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湛江航标处航标管理员王推陈,对无人机为工作带来的便利也有着深切的体会。
“湛江航标处航标设施配布海域广、沿岸线长,部分航标设置在孤岛、礁石区上,人工巡检比较困难,部分航标所处水域海况恶劣,巡检船舶作业受影响较大。现在使用无人机巡检,非常便捷。”王推陈说,无人机对航标所在水域环境情况、航标外观情况进行实时图像回传,并结合RTK定位等技术,对航标标位、涂色、结构、灯质实施“全面体检”,确保航标标位准确、涂色鲜明、结构良好、灯质正常。
随着沿海港口企业经济发展,高质量航海保障服务需求越来越大。湛江航标处正积极探索无人机技术在航标巡检、应急反应、灾后恢复、航标设置勘查、航标碰撞事故调查等工作中的应用,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目前,该处共有7名职工考取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每年组织职工开展无人机技能集训,提高效率,优化服务。
“空中哨兵”精准排查电力线路隐患
12月13日上午,一台无人机正在电力线路上方自动飞行拍摄。南方电网广东湛江吴川供电局生产计划部配网智能作业班技术员张国发和同事欧桓佐使用高精度定位无人机对10千伏紫荆线进行精细化巡视。
张国发是湛江供电局首批配电专业无人机“飞手”。他与同事欧桓佐到达需巡检的区域附近,将预先规划好的航线任务下发至无人机,无人机接收任务指令后自动飞行沿着电力线路进行巡视拍照。
“以前开展电力巡检都是依靠人工巡视,巡检人员要带着望远镜沿着电力线路进行巡视。现在有了无人机,我们只需坐在车里操控无人机飞向电力线路进行巡检。”张国发说,“我们主要通过无人机检查电力设备本体及周边环境,看看是否有设备损伤或过高树障、违章建筑等影响电力线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一旦发现就马上通知相关人员处理。”
近年来,无人机在电力巡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人机巡检的优势在于不受环境及地形限制,高效快捷、安全可靠。相比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无人机能够快速飞越电力线路及设备进行高空巡检,轻松覆盖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和视觉盲区,对电力设备进行360度巡视。同时,无人机搭载不同的传感设备还能近距离开展红外测温、X光探伤、紫外和局放等深度检测。
“目前,一台无人机可以覆盖10公里范围的电力巡检,以前人工巡视需要一天才能巡完的线路,现在无人机巡视只需2小时,巡视效率及质量提高的同时也保障了设备及人身安全。”欧桓佐说。
不同的巡检场景需要用到不同的无人机机型。张国发告诉记者,一般无人机巡检场景有精细化巡视、通道巡视和喷火除障等。精细化巡视场景离拍摄设备3—5米,主要使用双光无人机进行可见光+红外测温巡视;通道巡视场景无人机需在电力杆塔上方10米以上,主要使用搭载激光雷达负载或可见光无人机进行电力通道走廊快速巡视。
从2016年接触无人机,到现在成为无人机教员,张国发是湛江无人机电力巡检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之一。目前,湛江供电局持有中国民航局(CAAC)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的达252人。相比其他行业,该局CAAC持证人员和机巡装备均走在前列。
“未来,我们将全面开启基于无人机机巢的输变配联合巡检与基于多智能终端的协同巡检模式,形成天上无人机+地上机器人和摄像机的‘天空地’一体化巡检格局,打造电力无人化巡视场景,推动电力巡检业务高质量发展。”湛江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智能作业及技术管理岗专责李宇峰说。
复合型人才是“好飞手”
随着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领域对“飞手”的需求量增大。面对庞大的“飞手”就业缺口,众多求职者纷纷涌入该新兴行业,并掀起了一股“飞手”考证热潮。
3年前毕业参加工作的凌李达,就赶上了“智慧航道”时代。在系统开展的航道巡查无人机应用职业技能大练兵活动中,他和单位其他4名同事一同参加无人机持证培训,正式开启了无人机“飞手”的职业生涯。
“炼成‘飞手’的过程中,总免不了遭遇‘炸机’。”凌李达笑言,成为一名“飞手”不难,但成为“好手”却不易。初学时要熟悉各类无人机的参数、性能、飞行技巧等,实际飞行时更会碰到很多突发情况,发生撞击风险,更有可能经历“炸机”。经过慢慢磨练,他的技术明显提升,成为业内的“老飞手”。在2024年广东省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中,他就以优异成绩,斩获第一名。
而就行业领域来说,取得“飞手”执照只是一个起步,是迈入低空经济大门的“敲门砖”,复合型人才更受就业市场欢迎。以航道航标领域为例,无人机“飞手”不仅要懂如何飞无人机、处理突发情况,更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解航道测绘、巡检知识,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本领。
无人机飞手的就业前景是否如预想的那般广阔?湛江市无人机应用产业协会理事长林栋认为,无人机就业范围非常广,各行业都能应用无人机,且在创新的方向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眼下,对“飞手”需求较大的有物流、行政执法等领域。
对于当前的“考证热”,林栋指出,“飞手”还需学习各种技能才能具备良好的竞争力。“持有CAAC执照只是合法飞行的门槛,并不是能力的体现,等同于考取汽车驾驶证,只能作为可以合法开车上路的必备条件。这份职业最重要的是学习能力,以及对各行业工作内容的理解,把飞行融合进各领域才是目前的需求,例如‘飞行+巡查’‘飞行+执法’‘飞行+抓捕’‘飞行+巡检’‘飞行+测绘’‘飞行+物流’等。”
比如说,许多行业都更为注重培养员工成为一名具有综合能力素质的“飞手”。目前湛江持证的“飞手”接近800人,分布在供电、航道、航标、消防、检察、媒体等领域。
对有志于从事无人机这行的群体,林栋建议,需做好沉淀下来的准备。“经验并不是一下子就有的,各行业的应用案例也要去积累,大量的案例才是‘飞手’技术的体现。”
张国发也深知,想要成为专业“飞手”,还需掌握更多进阶技能,如无人机组装调试、复杂工况姿态飞行、穿越飞行等。为此,他通过参加无人机竞赛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在南方电网公司2024年无人机智能巡检技能竞赛中,他荣获个人一等奖,成为了南方电网公司技术能手。
“现在很多‘飞手’比较关注职业发展通道。”张国发说,“其实,无人机‘飞手’也有相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我们电网系统今年首次开通了无人机测绘操控员职业工种的技师和高级技师考核通道,未来对高技能‘飞手’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