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25年06月10日 星期二      
当前版: 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护人海和谐的蓝色家园

林无涯

  6月8日,湛江市2025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在赤坎区保利天悦湾码头举行。(6月9日《湛江日报》)

  2025年6月8日是第十七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八个“全国海洋宣传日”,2025年的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湛江作为海洋大市,坐拥绵长海岸线与丰富生物资源,在海洋生态保护领域的探索极具标杆意义。世界海洋日期间,湛江围绕主题开展的系列活动,织就了一张严密的生态保护网络。中华财险捐赠全国首单“中华白海豚救护保险”,为全球唯一以中国命名的鲸类动物筑牢生命保障;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以鱼、虾、贝类幼苗,重焕海洋生物链活力;学生走进红树林科普基地,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保护的种子;赤潮灾害应急演练,以实战化姿态提升海洋生态风险防控能力。更令人感到惊喜的是,雷州湾中华白海豚纪录片亮相联合国海洋大会,将雷州湾中华白海豚“生态奇观”这张名片“晒”出去,不仅展现了中国海洋生态保护成果,更推动全球海洋生态保护共识的凝聚。

  在海洋资源开发方面,湛江摒弃传统“掠夺式”发展思维,以生态优先为准则,将保护理念深度嵌入开发实践。海洋牧场建设便是这一理念的具象化表达。6月6日,湛江日报刊发了题为《湛江:海底“造城”为海洋生物建设生态家园》的报道,生动展现了湛江通过人工鱼礁建设、海藻场修复等工程,在海底构建起适宜海洋生物栖息繁衍的生态系统——人工鱼礁,形如巨大的空心“魔方”,为海洋生物打造了“海底家园”;海里“植树造林”,通过人工种植海藻,建设海藻场,不仅净化了海水,吸收了二氧化碳,还为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进一步完善了海洋生态链。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是对海洋生态的主动修复,更是一场重塑人海关系的深刻变革。

  湛江的实践,深刻诠释了海洋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海洋生态是资源开发的根基,只有守护好这片蓝色家园,渔业资源才能永续产出;而合理开发带来的经济收益与技术进步,又能反哺生态保护。如今,红树林与白海豚成了湛江两张生态名片,渔民因渔获量增加而增收,赶海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兴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频共振。湛江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模式,勾勒出了人海和谐蓝色家园的美好模样。

  这座向海而生的城市,正以海洋牧场为笔,以生态保护为墨,在广袤的南海之滨,持续勾勒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宏伟蓝图,将为全球海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湛江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第1版:要闻
   第2版:新闻+ 本地
   第3版:新闻+ 本地
   第4版:新闻+ 时事
   第5版:新闻+ 关爱
   第6版:阅读+ 文化
   第7版:阅读+ 健康
   第8版:新闻+ 视点
理性看待成绩 合理规划未来
芒果新品种红香芒现场测产会举办
湛江交警:用责任与坚守交上护考答卷
我市开展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
志愿者暖心护航 助力学子逐梦
45名选手同台竞技
守护人海和谐的蓝色家园
守护海洋
“蓝色种子”植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