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被“噼噼啪啪”的鞭炮声“炸”醒。鞭炮声提醒我,已是年末,春节不远了。
在我的记忆里,从年底开始打扫卫生、筹备年货,到元宵节结束都叫“过年”。因此,“春节”是农村里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过节时间最长的节日,也是童年时一年里从年头盼到年末的乐事。
吃“年晚饭”是一年中的重头戏。除夕俗称“年晚”,新年前夜之意。故除夕吃团圆饭,俗称吃“年晚饭”。据资料载,“年”的基本概念,约从新石器时代初始。“年”字原是“稔”字初文,谷熟丰稔之意。《毂梁传·宣公十六年》有:“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大有年”乃大丰收意思。《说文解字》云:“年,谷熟也。”故“年”是庆贺丰收喜悦意思。除夕晚,全家欢聚一堂吃“年饭”“年晚饭”,人们用最好食物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岁稔年丰、生活美满,同时也犒赏下辛苦劳累了一年的家人们,共同举杯,迎接新一年到来。年夜饭不可吃得精光,需剩一些压盘子,称“奠年”,谓之“年年有余”。
吃年夜饭前贴春联,我一直跟在父亲身后帮忙,扶梯子、递对联、送浆糊,也忙得不亦乐乎。
年饭后开始领压岁钱。习俗上晚辈们要给长辈磕头行礼,长辈们也不“吝啬”地给每人一个红包,谓之压岁钱。压岁钱是自己唯一的“小金库”,可自由支配。在过去,这可是我期盼已久重要时刻。给完压岁钱,母亲开始张罗摆置过年物品,诸如水缸要盛满用水;土神炉灶旁、饭桌上房间里,摆放好年糕、状元糕、甘蔗、生蒜、生菜、生花生、柑桔、爆米花、铜钱或红包等。糕点甘蔗寓意生活甜甜蜜蜜,生蒜生菜及生花生等皆以示新的一年生生猛猛,柑桔、爆米花、铜钱等表达了期盼来年平安吉祥、红红火火的美好愿望。随后,母亲在房内门外点亮草灯,放足灯油,保证可燃至天亮。
午夜一过,各人都于自家门前燃放鞭炮迎新年。这一习俗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据《荊楚岁时记》载,春节鸡鸣一遍后,大家纷纷起床,在各自庭院燃放爆竹,以驱鬼逐邪,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至唐代,鞭炮又称“爆杆”,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杆灰。”描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放爆杆的情景。
燃放鞭炮记忆最深,这是童年时代过年时最喜欢、不可多得的节庆活动。随着过年脚步日臻逼近,我们总会寻找各种借口,扯着父母衣角,软硬兼施,央求带哭兼千个百个保证,向他们要了一些零花钱,趁着看牛空隙时间,结伴偷偷跑去圩镇上买鞭炮。
那时,鞭炮种类不多,主要有排炮和盒炮两种。一般说来,盒炮太贵,只有成年人才买得起,我们这些蹦蹦跳跳像小兔子般小童们没有这个消费能力,能买到一排的排炮已开心到不得了。然后把排炮拆开,用袋子把一粒粒的炮仔装好,等着新年时省着烧。那会儿,在我们的心里,手里有鞭炮才算是过年,我们才是胜利者。在同伴里自然成了“老大”,也自然成了世界上最幸福、最骄傲的人。
等到各屋都张灯结彩,随着一阵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过年就正式地拉开了帷幕。
年初一,母亲一早就起了床,因讳忌叫人起床,就不停的暗示我们兄弟姐妹。其实,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炸”了大半夜,加之过于兴奋,根本睡不着。母亲帮我穿上她做的新衣服、鞋子、袜子,戴上新帽子。随后,带着我给土神、家堂、祠堂、土地庙等上香。上香完毕,母亲生火煮糖水。糖水用料一般都是番薯、生薯即维生,加片糖(红糖),谓之“吃斋”。“薯”与“时”同音,寓意预祝一年行时(行大运),生生猛猛。古时“祝生毕,以次称寿于长者,既乃出贺亲姻,谓之‘拜年’”(光绪《吴川县志》)。晚辈祝颂长辈健康长寿,长辈给晚辈“利是钱”即红包;邻里互见互道“恭喜发财”,寓意大吉大利;随后给亲戚拜年。解放后,春节当天人们一般都不去拜年,大都会友聚旧,或一家人或一众好友,逛逛街、趁趁圩或行行山,取个好意头,叫行大运。
新年第一天出门,母亲总是叮嘱一定要拔或买些生蒜回家,寓意出入大吉、生龙活虎。晚上房内门外“点灯”,灯光齐明,寓意“光明”。
那时初一日习俗不少,讳忌杀牲、扫地、担水、洗衣服、劳作、讨债;忌说不吉利的话、损坏家中的器具;除夕夜忌在床上打喷嚏;出嫁女不能在娘家过除夕等。故午夜前,母亲要把家里地板重拖一遍,把家人换下的衣服洗好晾好。母亲把这些讳忌再三嘱咐我们。有些陈规陋习,现已逐渐革除摒弃。
春节最乐之事还是到大榕树下买零食。村里有棵百年古榕,需三个成人才能环抱,枝叶葱茏,婆娑摇曳,遮天蔽日,覆盖面上百平方。村人常在大榕树下乘凉、歇息和聊天,平时这里也是我们玩耍的乐园,过年更是我们消费的“街市”。这些摆地摊的小商贩,我们习惯称之为“叮铛佬”。他们蜂拥而至,玩具五花八门、零食琳琅满目,人声鼎沸,好不热闹。玩具多是泥工仔、跳皮筋、波珠,高档一点的是陀螺、“射胶枪”(弹弓)、火柴枪等;零食都是当地土特产,诸如蒜头、杨桃糖、虾煎饼、芒果糖、麻通、芝麻糖、花生糖等。诱人的玩具,色味香俱全的地道美食,让人无法拒绝。不一会儿工夫,袋里的“压岁钱”就花个精光。
年初二谓之开年,有祀“财神”、吃“开年饭”习俗。这天早晨,母亲早早起来杀阉鸡、买猪肉、购塘鱼等。祭品备齐了,我帮忙拿鞭炮、火柴、烧酒,去土地庙、康皇庙拜神。出嫁的女儿这天都回娘家,给父母拜年,雅称“归宁”。有女儿新婚人家,一般摆数围“姑爷酒”,聘请各路亲戚、邻里好友,招待首次来拜年女婿。女方还要把女婿的煎堆、状元糕、龙凤饼及糖果等拜年礼品分给亲朋和村中人,叫派“姑爷籺”。同贺婚姻幸福,共享节庆之乐。
回想往事,弹指一挥间。如今人们生活已小康富足,天天如过年般,与过去穷苦日子相比,天壤之别。随着年龄增长,虽然那份遥远盼过年之快乐离我越来越远了,小时候那种浓浓的年味,还有那份单纯的夹杂着泥土味的快乐却令我终生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