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红树四季常绿,是翡翠般的绿,是灵秀般的绿,是诗意般的绿。它为何叫红树?红在哪里?它的红藏在皮里,皮含有红色素,可用来制作红色染料;它的红藏在树干里,树干氧化风干为红褐色。啊,原来红树身上流淌着红色的血脉,充溢着刚强的血性。
正因为它有刚强的血性,它不畏生存条件之恶劣,长在海水里,扎根淤泥下,喝咸水,缺养分,还受到狂风暴潮袭击,海水时或漫过它的头顶,海水消退后,它依然笑傲云天。红树的血性让它有特殊的功能、奇异的本领。
二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要领略到红树的血性,待到狂风暴雨、沧海横流时。
雷州半岛是台风的多袭地,当大台风袭来,风狂雨暴,陆地很多大树也拦腰折断,或连根拔起,而红树林虽有些损伤,却树干安然,翠绿依旧。尤为可贵的是,红树林紧紧护住岸上的堤坝让其不受伤害。
它没有高大的身躯,何来如此强大抵抗狂风恶浪的力量?细细端详它的枝干,就会发现,它与别的树不同之处在于它展现于人所谓不雅的弯曲错节,它长得慢,却把力量积聚在这错节上,对待风暴就展现出坚韧顽强。这岂不是叫气节?
当狂风暴潮袭来,正是这种气节让它们枝挽着枝,昂首挺立。狂风在它们身上肆虐,它们却纵情狂舞,把狂风的威势消减在枝叶之间。狂澜张牙舞爪扑来,它们如中流砥柱,似定海神针,将恶浪高昂的头颅压服在自己的胯下。
红树不屈不挠,力挽狂澜,与海堤同在!这是红树的血性。
三
红树向海而生。湛江濒临浩瀚南海,海岸线漫长,海湾港湾众多。湛江气候好,阳光充足,十分适宜红树生长。于是,在海岸,在湾畔,红树一片连着一片,一带连着一带。湛江红树品种繁多,林带绵长,有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呈带状分布于雷州半岛沿海滩涂,面积达2万多公顷,何其壮阔,犹如一轴气势磅礴的长长画卷。湛江红树林湿地因而被列入广东省十大美丽湿地排行榜。湛江被称为红树林之城当之无愧!
湛江海湾的东岸,海滩绵长,不仅天然长着众多红树,人们还大规模种植红树,这是大自然与人工共同打造的杰作,十分壮美。最为壮观的是绵延30多千米的石门湾畔的红树林,红树高低错落,翠绿连绵,仿如绿色长城。尤其在石门河与官渡河交汇处的五里山港湾,红树林有2000多亩,海中有五个小岛,长着葱郁的红树林,翠色迷人,白色海鸥盘旋其上,恰似人间仙境。石门海湾是旧吴川县与遂溪县的交界,它的美为两县所公认,吴川县把它列入旧吴川十景;《遂溪县志》写石门海湾:浪击涛奔,声振林木,山水相映,为县胜地。连绵的红树显然为这“胜地”增添了大量美的元素。
红树外柔而内刚,以秀美之姿营造了翠绿灵动的美景,以不屈之躯守护着沿岸的生态和堤坝,更守护着陆地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四
当日军的铁蹄于1943年2月踏上湛江大地,石门湾上绵长的红树林,成了一道阻挡日军掠夺的屏障,与石门一带的联防队一起筑起一道钢铁长城,不让日寇进石门。
湛江湾东岸的石门一带,处于抗日前线的交错地带,经常遭到日军的掠夺。
日军对石门湾边的村庄实施掠夺,开着汽艇和炮艇,耀武扬威,而到了密密层层的红树林却没法靠岸,撞不敢撞,开枪也奈何不得,只得停在林边,趟水踏滩上岸;尽管有的地方在红树林的间隙,汽艇和炮艇可以开进,但他们都担心红树林里有联防队埋伏,总是心惊胆战,害怕红树林成了他们的坟场。
他们的害怕并非凭空想象,因为他们在掠夺途中常常在红树林遭到联防队的伏击。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石门一带的遗风小学、石门乡以及大垌、新村、莫村等村相继成立了联防队,队伍不断壮大。面对日军抢掠,联防队员利用红树林设伏,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
尤其是那次在石门湾边钩镰岭的军民并肩战斗,共毙日军中尉分队长以下官兵10多人,击伤日伪军20多人,令日军闻风丧胆,不敢再逾越石门一步。
在红树林的掩护下,石门人民舍生忘死,保家卫国,张扬着不屈的血性!
五
面对危难,不屈不挠是血性;面对外敌入侵,不怕流血牺牲是血性。血性根植于灵魂之中。
红树有血性,不屈地抗风搏浪!石门人民有血性,英勇打击日本侵略者!湛江人民有血性,面对外敌入侵,誓言“一寸河山一寸金”,寸土不让!中国人民有血性,面对列强入侵,不屈不挠,打败侵略者,让中华民族傲然挺立!
湛江打造红树林之城,不仅要营造天人合一的绿色境界,更要让具有血性的精神在神州大地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