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霸王生产包装车间。
文/图 本报记者张永幸
编者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报记者走进柳州螺蛳粉产业园,探访螺蛳粉从“一碗粉”到“一碗饭”的奥秘,华丽转身的“因”与“果”之间充斥着创新,创新发展不仅解决了产业发展中深层次的问题,更推动产业从简单加工的特色小吃向精深开发的大美食领域不断延伸,从而让柳州螺蛳粉香遍天下,翻开了一部充满豪情、气象万千的产业发展史,谱写如此激越动人的华彩乐章,启迪心智,催人奋进。
打开包装盒和配料包,倒入开水冲泡……几分钟后,消费者便能吃到别具一格的螺蛳米饭。这款搭配了广式腊肠、螺蛳酱、酸脆黄瓜等菜肴的冲泡型简餐,给人带来诸多惊奇。
从“一碗粉”到“一碗饭”,是科技创新续写一碗粉的“惊奇”。螺蛳米饭是柳州市螺蛳粉企业研制成功的新“网红”。
作为柳州地方小吃,螺蛳粉的出圈其实与创新密不可分,而每一次的创新都将螺蛳粉推向了新的高度。
近日,记者走进螺霸王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自主研发了第一条螺蛳粉全自动米粉生产线、柳州第一台“晃动卤鹌鹑蛋机”、第一台测辣仪等3套生产设备和2套配料搅拌设备,并申请了7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2项外观专利,极大改进了传统螺蛳粉的生产工艺。
“螺蛳粉”工业旅游再升级
以柳州螺蛳粉产业园为中心的“旅游+工业”项目,不断碰撞新火花。全国首条“螺蛳粉之旅”体验线路——螺霸王螺蛳粉产业园集螺蛳粉文化展览馆、螺蛳粉透明全产业链、螺蛳粉自助体验馆于一体,作为园区工业旅游精品路线的重要一站,自2021年开馆来,已接待游客约数万人次,还成为了自治区中小学研学教学基地。
柳州螺蛳粉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路边小摊。近年来,柳州市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的创新精神,改良米粉制作工艺、物理杀菌、真空包装等食品生产及包装技术,线上线下销量持续高速增长,使之成为柳州市一张“可食用的城市名片”。
在位于柳州螺蛳粉产业园的广西兴柳食品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里,传送带上输送着各种螺蛳粉配料包,一台台智能机器人在各自的“岗位”打包、装箱、运输……这些机器人可以自动感应,哪里缺料就往哪里送料,完全是智能化运行,既节省人力,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科技创新同样助力柳州螺蛳粉原材料生产。在鱼峰区白沙镇王眉村农田里,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种植户首次引进自动移栽机,提高了辣椒、豆角、稻米等螺蛳粉原材料的种植效率。
鱼峰区还以柳州螺蛳粉产业核心示范区为创新试点,大力推广“稻+螺+渔”的共生共养模式、“稻—豆—葱”“椒—豆—菜”等轮作种植模式、“菌—菜—竹”高效生态循环种植模式的应用,推进种养模式多元化,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开发螺蛳粉原材料智慧农业系统和龙翔云柳州螺蛳粉大数据平台,推广应用智能农业技术,变“靠天吃饭”为“智能控制”,实现螺蛳粉全产业链“生产—加工—销售”全程数字化、可视化、可追溯。
柳州螺蛳粉的三次创新
2020年,社交软件上柳州螺蛳粉突然火了起来,虽然凭借《舌尖上的中国》被全国消费者认识,但柳州螺蛳粉真正走红的秘密,其实来自于产品包装的创新。
第一次创新,袋装螺蛳粉。
袋装螺蛳粉的出现,让地方特色小吃摇身一变成为了年轻消费者喜欢的方便速食,2014年柳州当地几个小作坊通过工厂化的生产,推出了袋装螺蛳粉,而这个看似简单的创新,却让螺蛳粉有了质的飞跃。
袋装螺蛳粉的出现,是推动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的核心,因为它让螺蛳粉从餐饮端转向了零售端,进入方便速食赛道。
第二次创新,渠道。
新产品做线上并不是新鲜事,但举全市之力大力发展电商,对于地方企业来说就是一次渠道上的创新,而线上电商也是推动柳州螺蛳粉快速发展的核心。
除了组建优质的供应链生产企业,柳州政府还发展电商产业园,帮助螺蛳粉企业通过数字化的渠道打开市场,而电商也帮助螺蛳粉取得了不错成绩。
首先就是快速种草,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让螺蛳粉迅速出圈,并且形成规模化网络化的的传播。其次就是打通供应链,让消费者可以随时下单,与传统线下渠道不同的是,线上电商并没有物理上的边界,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能够覆盖到相应的消费群体,而螺蛳粉重量不大,也让物流可以低成本的运营。
第三次创新,螺蛳粉+。
如今袋装螺蛳粉已然成为销量最大且增长最快的品类,但事实上螺蛳粉目前也在进行二次迭代,那就是从包装升级走向产品升级。
如果说螺蛳粉餐饮将其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拉近的话,那么螺蛳粉火锅的诞生则为那批螺蛳粉爱好者提供了新的体验。号称“螺蛳粉火锅领跑者”的捕螺记螺蛳粉火锅开出了超过100家门店,计划在今年达到300家门店。
螺蛳粉火锅将螺蛳粉与火锅完美融合,搭配丰富的涮菜和小吃,为消费者带来差异化体验。而在袋装螺蛳粉品类中,品牌们也在进行二次创新,嘻螺会打造的肥汁螺蛳粉融合了港式肥汁风味,成为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