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三镇陈村荷花盛开,吸引各地游人。 本报记者 张锋锋 摄
本报记者杨雅丽 通讯员朱文清
平坦宽阔的村路、整洁的村容村貌、连片的绿色农田、景色宜人的农业公园……近日,记者走进坡头区南三镇东湖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尽收眼底。
由广东海事局、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广东分行等单位组成的帮镇扶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 自2021年进驻南三镇以来,围绕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结合南三镇地域特色和民生实情,在防返贫动态监测、发展特色产业、建设和美乡村、为群众办实事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农村撂荒地整治、亮化工程、道路硬底化、“四小园”、生活污水处理、“咱村铺仔”等民生项目,一个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探索帮扶“南三路径”,致力打造成旅游、教育、文化、康养、体育为一体的现代化旅游岛。
多措并举 抓长远贴心帮
“非常感谢工作队,知道我们学校信息化设备比较落后,随即赠送20多台电脑,让老师在备课等方面带来极大的方便。”湖海小学校长郑志强告诉记者。工作队不仅捐赠电脑,建成一个“青能量”电脑教学室,还不定期派工程师给孩子们授课,以及给老师们提供技术服务支持和培训。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教育兴则乡村兴。驻镇后,该工作队联合多部门开展助学活动,为29名困难家庭子女成功申报“暖暖繁星”项目,共获得5.8万元教育资助,还通过单位自筹和社会募捐等向调东小学等三所学校捐赠15.5万元的教学设备和学习用具。此外,还为单亲家庭脱贫户赠送2台电脑,助力脱贫家庭上网课学技术,“扶上马、送一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工作队以镇为家,通过走村入户、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南三镇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得知脱贫残疾人陈康发腿脚重度残疾,还需照顾年迈的父亲这一情况后,工作队开会讨论,经多处打听,为陈康发找到饰品加工厂,进去务工。
为陈康发这样的脱贫户提供就业帮扶是工作队开展防贫监测工作的一个缩影。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成效,工作队始终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作为重点,实施“四类”对象动态监测,对1340户脱贫对象进行全覆盖走访,筛选出其中63户重点动态监测对象随时走访,共计走访1650户次,帮助3户存在返贫风险的重点监测对象消除返贫风险;每年定期开展“下乡送温暖”慰问活动。
一直以来,工作队多措并举,深入开展“为民办实事”,积极协调南三派出所等各方力量,帮助部分村民办理出生证明、户籍和身份证明;积极购买巴东勤致综合农场乡村振兴消费帮扶产品,包括风味海鸭蛋、金鲳鱼干、鲜味靓虾干、黑山羊、东风螺等,累计购买扶贫产品160余万元。
凝心聚力 兴产业谋发展
“这是我们南三青蟹,工作队不仅解决我们青蟹养殖项目技术难题,还投入资金扶持,助推青蟹高质量发展。”走进位于邓屋村的青蟹养殖基地,基地负责人陈伟一边展示手的肥硕青蟹,一边告诉记者。
为深耕当地水产养殖资源禀赋,帮助南三镇谋划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蓝图,工作队积极深入各水产养殖企业、池塘、网箱养殖基地、育苗车间等开展走访调研,全面掌握南三镇水产养殖的品种、模式、产量、效益等基本情况,通过帮扶单位自筹资金入股,发动农业银行提供贷款支持、广东海洋大学提供技术指导,多方发力帮助青蟹养殖基地解决发展难题,并利用网络销售平台拓宽销售途径,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途径多元化,还带动周边养殖户共同参与青蟹养殖,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新模式。
除了南三青蟹产业,工作队还聚合社会力量,推动做大做强番薯、花生等特色农产品。以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工作为契机,工作队全力推动千亩花生番薯示范基地建设。据介绍,引进的广东农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南三镇植近1400亩花生、1000 亩番薯,均是采用机械化运作模式和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长势喜人,果实不断改良,销售渠道朝多样化发展。
工作队还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自然村经济合作社与村民签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流转协议书”的形式,发动花生、番薯等种植大户进行连片种植,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打造万亩花生种植示范基地,把“撂荒地”变“致富田”, 带动周边235名农户、60名脱贫户就近就业。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工作队紧密配合当地镇党委、政府,积极发挥资源杠杆作用,以特色产业为支点,撬动社会力量投入产业振兴,联系高校科研团队和企业合作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积极推进科技与金融服务,累计帮助318户农户办理6000万元农业银行金融贷款。
为打造一个产业突出、效益明显、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工作队积极引进广东农海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发展“海水资源高效绿色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建设国内首套海盐高新技术全产业链集成创新示范工艺,还帮助一家公司高效运营年产值约达2亿的1200个小棚养殖池,深耕海洋牧场,建设南三特色“蓝色粮仓”。
共建共享 “美”村庄“亮”民心
文化广场、荷花池,陈村一路绿树红花,还有一个个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点缀在农家小院周围,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现在村变得非常漂亮,环境卫生显著改善,政府还帮我修了院墙,幸福满满。”谈起村庄近些年的变化,村民罗姨激动地说。
变化不只在陈村。工作队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为目标,制定《南三镇镇域乡村振兴规划》,因地制宜利用闲置土地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并积极筹措276.58万元资金予以支持推进。
如今南三镇各村主要路段共安装了223盏路灯,照亮村民的回家路;建设5 个小公园,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打造饮水井1口,解决东湖村1680人的饮水问题;修建水利工程120米,帮助天垉村423户村民远离常年水灾困扰。此外,工作队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乡村振兴,帮助田头村打农田灌溉井1口,为田头村100余亩花生、地瓜等农作物提供灌溉用水。
“目前正自筹资金建设东湖村党建服务中心、购置人居环境设备等。”中交四航院驻村第一书记马峰介绍,该院将积极调动优秀设计人才资源,通过高质量的规划,逐步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广大农民群众拥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工作队组织专业队伍编制出南三镇“都市型现代农业乐园”设计规划图,设计了四季花海区、农业科普区、精品果蔬采摘园、田园休闲体验区、七彩油菜花田区、本土文化体验区、精品菜园种植基地、鱼虾养殖垂钓区、生态林木保育区等功能区,充分发挥南三镇特有的农业功能性。
工作队队长胡柳表示,全力打造集农业观光和农业体验于一体的城市农业公园,“一方乐田”养“一方人”, 助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