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湛江日报 2023年09月25日 霞海

  那是1979年的初夏,告别了浩瀚无垠的林海,吻别了含蕾待放的山稔花,结束了五年的林场知青生活,我踏上了回城之路。

  雄心未泯的我正准备参加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三次高考。前两次皆因没有停工复习和基础差而名落孙山。

  今次我是豁出去了,放弃了可到工厂上班的机遇,马不停蹄地赶到县城一中插班补习,去追逐那早已在我心中萌生的大学梦想。

  父母亲都在公社基层工作,在县城没有落脚点,我只能投靠家在县城的外婆。外婆家六口人,住着两间狭小的古老砖瓦平房。外婆外公住一间,二舅父舅母住另一间。两间平房都有用木桁条钉上木板做成的隔层楼阁。二舅父的女儿兰住其父母屋子楼阁,儿子伟住外婆屋子楼阁。本来房子就拥挤,加入我这个不速之客后更是挨肩擦背。

  我打算与伟孖铺,但二舅父不同意,非要伟搬下去与外公同住,给我腾出一个独立没有打扰的空间。伟是当年高中应届毕业生,也与我一样准备高考,而我所插的那个班正是伟所在的班,且与伟是同桌。讲起我与伟,还是从小玩到大的好兄弟。每年寒假暑假,我都从公社来到县城找伟玩。记得孩童的我曾做过一次鼻腔手术,从医院回来后渗血不止,是伟不断给我递传干净药棉止血,陪伴了我一个上午。

  与伟住在一起,互帮互学,是挺合适的,我一再坚持,但拗不过二舅父,只能客随主便了。二舅父这种爱外甥胜过爱儿子的情怀是多么博大!

  那个年代,物质匮乏,非农业城镇户口粮食、油、肉、布等实行定量供应。我除将自己每月定量的24斤粮票和父母给的15元钱交给外婆外,其他花费全由外婆家人承担。林场的历练不仅练就了我的力气,也练大了我的饭量。外婆家人总是盛最大碗的饭给我,把最好吃的菜夹给我,生怕我饿坏。二舅母每月都要到农贸市场买回高价大米和猪肉补充。我给外婆家人增添了不少麻烦和负担。

  离高考日子还有一个月。二舅父对我说:“你现在住的环境较差,不利于你复习冲刺,与兰对调吧!”实话实说,我住的楼阁确实差,没有窗户,白天也是暗无天日。屋中还堆满杂物,散发出一股难闻的霉味。在楼阁上走动,不低着头就会碰屋顶。而兰的楼阁,有两个当街窗口,空气流通,光线明亮,楼层较高,没有压抑感,是外婆家住得最舒服的一间。但我做人有知足感和底线。与我在林场曾住过深山中的山寮茅草房相比,现在所住的楼阁已经很满足了。况且,兰也是下乡回城知青,正忙着复习文化课,准备报考艺校,她也需要舒适一点的学习环境。我不能损人利己,贪图舒服,把困难留给别人。我谢绝了二舅父的一番好意。

  中午,当我放学回来时,舅父家人已将我和兰的住宿用品全部调换过来了。兰还真诚地对我说,我也是下乡插队的知青,住过透风茅草棚,受过的苦不会比你少,多恶劣的环境我都能适应,我们全家人都在等待你高考放榜好消息呢,努力吧,不要辜负我们家人对你的期望哦!

  兰的肺腑之言使我热泪盈眶,从伟让床,到兰换房,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品格,多么高尚无私,令人动容。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道尽了天下父母心。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给自己孩子一点好的学习环境?哪个不希望自己孩子学业优秀,拿到那份沉甸甸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而二舅父舅母却把这份本应给予其子女的最温暖的父母之爱给予了我。这哪是我一个人在高考?这分明是外婆全家人都成了我挑战高考的坚强后盾,我的每一分成绩都凝聚着他们默默奉献的心血。他们的倾情付出汇集成了一股磅礴的力量,激励着我过关斩将,勇往直前,终于在金秋圆梦,成为了高等学府的莘莘学子。

  如今四十四年过去,外婆、外公、二舅父、舅母、伟已仙逝,我也两鬓斑白,年近古稀。一想起逝去的他们,总会涌出无限哀伤和深深敬意。每年清明节,我都到他们坟头敬上一炷香,以寄托永不磨灭的哀思和感恩。他们那慈祥善良的面容和挥之不去的过往温馨点滴,已在我心中沉淀成了刻骨铭心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