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在麻斜小学上学

湛江日报 2023年10月02日 黄国威 张永幸

麻斜小学旧址。 (摄于2013年,现已不存)

  麻斜小学创办历史背景

  1924年广州湾华商在西营(今霞山)合作开办益智学校,先办小学,后办初中,又倡议各乡广设小学以扩大生源。张明西利用宗族财产在麻斜开办小学并得到族人支持,1933年在张氏大宗祠办学,这是广州湾乡村地区的第一所完全小学。

  ■ 口述:黄国威

  ■ 笔录:记者张永幸

  我是在1955年进入麻斜小学读书。那一年,我10岁。当时小学分为初小(一到四年级)和高小(五到六年级)。因为麻新乡在张屋村只设有初小,没有高小,所以我就要到麻斜小学读高小。

  每天早上6点左右,天微微亮我就带上课本,挎着竹篮——竹篮里有几个蒸熟的番薯,这就是当时家里为我读书准备的午饭。从黄屋村到麻斜小学约有4公里路,我们走张屋和麻斜的交界,沙黎的沙土小路,走上1个多小时才到学校。下午五点多放学后,我再原路折返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回家。

  当时的麻斜小学规模可观、环境优雅,学校和张氏宗祠连成一体,课室外走廊种着北方石榴——当时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石榴,感到很新奇。

  校门前是一片开阔的足球场地,我在那踢过球;门前还有一大片绿油油的田野,周边绿树成荫,中午我们通常就在旁边的榕树下吃番薯、乘凉、玩耍,并等待着下午上课。

  当时到麻斜小学读书是免学费的,学校开有语文、算术(数学)、体育和音乐这几门课程,作业也不多。

  我在麻斜小学有很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学会打算盘算数,第一次跟着当地的同学学会讲雷州话,第一次学会唱红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高高的太子山,山是那金银山”(带着曲调哼唱)……

  当时我所在的班有30多个学生,其中有20多个来自麻斜的自然村,其他的则分别来自麻瑶仔、田头仔、张屋村和黄屋村等地。每天放学后,出了校门同学们就会从成群扎堆到逐渐走散、各回各家。

  我上小学的时候,普通话还没有全面普及推广,当时学校的老师们基本用湛江白话讲课,我们朗读课文也用白话。当时在麻斜小学读书条件谈不上艰苦,我在班上算是比较乖巧的孩子,老师也比较看重。

  在麻斜上学两年后,1957年我就参加了学校的毕业考试。不久,老师就向我报喜:“你考上二中了!”

  得知自己考上了二中,我很高兴,我还记得当时就去找了欧建威老师——他从廉江来,那时还是20多岁的青年教师,住在学校的小单间里。我找到欧老师的时候,他正在洗衣服,看到我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而是一边搓衣服一边对我说:“洗衣服先洗衣领,再洗衣袖,以后去城里读书了,不像在家有父母洗衣服,要自个儿把衣服洗干净。”

  和我一同考上湛江二中的还有张康九、张罗梅、林罗进等10个同学。到二中上学,我便要从黄屋走到麻斜渡口,花七分钱搭轮船到霞山,再走一段路才能到达学校。我一周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都要备好带去学校的粮食:大米、番薯、萝卜干——当时的“农村仔”把大米交给饭堂蒸好,配着萝卜干就是伙食了。

  1965年我考上了中山大学哲学系,197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徐闻宣传部工作。另外还有一位麻斜的同学张康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也分配到徐闻宣传部。我们还曾经到麻斜约他一起重游麻斜小学——尽管我们都已经长大成人,但学校却变化不大,环境还是那么优雅,只是当年教过我们的那些老师都已经各种原因离校了。

  麻斜小学是张明西筹建的,他为麻斜做了很大贡献;这所学校也改变了很多人命运。尽管这么多年过去了,孩儿时在麻斜小学度过的那些岁月已经不那么清晰,但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以及那些岁月里的一些人一些事,却又在模糊记忆中挥之不去——麻斜小学就是抹不去的一段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