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一个电话,改变了林姗应聘就业的思路。
林姗是省一所著名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一家大型民企已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这天,她正要赶去签约,父亲从家乡打来电话,父亲说他这些日子心在发愁。女儿问他啥事?父亲便把发愁的事告诉她。
林姗父亲是村组长兼村合作社主任,今年合作社种植的优质番薯,获得了好收成,也卖得好价钱,眼看社员今年的分红可观。业务人员正准备把番薯装车发往收购方时,收购方却打来电话,叫停止发车,原因是对方正遭受百年罕见的特大暴雨,公路被冲垮,番薯粉条厂也被洪水淹没。购销合同只能暂停执行。
更令父亲发愁的是,下一个季节是规划播种绿秋葵,收购绿秋葵的经销意向定了,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番薯卖不出,合作社的资金周转不过来,造成绿秋葵苗还未有着落,合作社的业务基本停顿了,作为村组长兼合作社主任,怎不叫他发愁?
林姗听到父亲的唉声叹气,心里一时也不好受,在电话里她安抚父亲几句,叫他不能愁坏身子,办法总比困难多。
挂了父亲电话后,林姗思考片刻,毅然作出决定,推掉民营企业的高薪聘请,回家乡协助父亲,想办法让村合作社恢复生产和经营。
父亲看到女儿突然回来,既高兴又惋惜,女儿谋到的高薪职业,就这样轻易放弃了。林姗对父亲说,这样的岗位随时都可以遇到,可村合作社遇上的困境,使合作社的运作一下子被卡住,村民忐忑。
这晚,林姗和她父亲及村合作社的几个业务骨干,一起分析合作社的发展前景。林姗胸有成竹地对大家说,我们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偶然的,也是极容易解决的。目前我们正沐浴着国家“百千万工程”雨露,只要我们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振作精神,真抓实干,不断为村民谋福利,村民就会走上美好的康庄大道。
林姗说,合作社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落实播种绿秋葵的资金,明天她就去银行申请农业扶持贷款,争取及时把绿秋葵种下。
林姗带着详细的农业项目资料跑了一趟银行,三天后,扶持资金就划到了合作社的帐户。几天后,一行行绿油油的秋葵就在田间里随风起舞。
看到长势喜人的绿秋葵,林姗父亲多日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心中希望的明灯又被点亮了。可看到仓库里堆如小山的番薯,他又担忧起来,问女儿怎么办?林姗拍拍父亲的肩膀,请他放心,很快就有结果了。
原来,林姗早已和食品机械制造厂联系,决定引进一套加工番薯的机器,电动刨薯丝,带红外线烘干,成品后自动包装。林姗说,根据市场调查,不但本地人喜欢吃薯丝粥,城市的人也爱吃薯丝粥,连五星级酒店的饭桌上也出现这道主食。村经济合作社注册成立一个番薯丝加工厂,申领食品卫生许可证,自产自销。
父亲听后略显惊喜,问女儿,引进这套机器要多少钱?女儿说,一万多元一套,我们先引进两套。父亲问,钱从哪来?女儿说,食品机械制造厂厂长的女儿是我同班同学,她父亲同意让我们先拉回机器生产,还派人上门给我们安装,等我们产品赢利了还付机器款。
刨薯丝机器经厂方技术员调试,很快进入正常生产。林姗认为好的商品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品名,毕竟是名校大学生,她想了个颇有诗意的名字“情丝”。
不用添加剂,也没防腐剂,自然烘干的“情丝”薯丝立即受到市场的欢迎,订单不断。城市里的多间酒店还专门指定订购“情丝”薯丝给顾客熬煮番薯粥。
在林姗尽心尽力帮助下,村合作社的业务很快又走回正轨,对年终的分红,村民也充满信心。
这天,父亲问女儿,回来这么长时间了,准备什么时候回省城应聘工作?女儿笑笑对父亲说,我不去省城应聘了,我留下来加入合作社,和村民一道把家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好。
林姗还给父亲透露一个消息,她大学一个男同学也要来这里工作,加入村经济合作社,她问父亲同不同意她为他们送来的“半个儿子”,父亲一听,顿时乐到合不拢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