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立典 光照未来

——《古邑钩沉——历史文人志士与廉江》序
湛江日报 2025年02月12日 黄康俊

  廉江市党政部门组织、编撰出版《古邑钩沉——历史文人志士与廉江》一书,是廉江建置1400年来,地方政府首次编纂的本地历史人物志书专集,是一项有着积极历史和现实意义的文明建设工程,旨在凝聚千年文脉,弘扬往哲先贤精神,赓续资政教化,让本地传统文化“活起来”,承前启后,光照未来。这是廉江人民政治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我更乐意称之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其意义和价值早已超越事情本身,足以让我深深感动和感恩。一时更是感慨良多。

  我是从故乡走出的文化人,我热爱老家廉江,平生最看重和敬畏的,正是家乡悠久深邃的历史文明。自幼就喜欢从前辈那儿追寻领教家乡的历史和人物故事,虽是通过民间零散获得,却是终身受益。

  20世纪80年代初,出于个人对本地历史的喜好,工作之余,曾不自量力,常到县志办翻阅那两本《石城县志》(仅存清朝编纂版本,史料极其稀缺,且不得外借),创作了反映安铺民众在清光绪年间反抗斗争的《天国遗风》和廉江人民参加解放战争的《廉江战役》两部长篇纪实作品,获《湛江日报》器重,得以连年连载(被该报列为首开连载记录);也曾有幸撰写了一批《石城怀古》等诸类文史短章,撰写了《关泽恩》《李毓莲》等众多党史人物传,主编《廉江党史文集》等。当时县里还没设立博物馆,图书馆有关藏书亦是空白。须自我检讨的是,自诩文化人,我到90年代后期,还对廉江古代“最有文化”的5位进士知之不全,甚至连清朝276年间唯一中式进士黎正,也是本人后来进入黎正传记写作前一年才有所闻。

  须知,中华五千年文明,便是由一个个地方、一个个民族的文脉凝聚而成的,我们不可割舍,更不可遗忘,尤其是对那些创造了先进文化和杰出精神的古贤,那些在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斗谱写民族青史的先辈,务当要永远“活”在我们一代代后人心中啊!

  天地作证,自古廉江,从不缺少本土“民族英雄”,也不缺少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诸多历史名人不朽精神百世流芳,廉江先民为半岛历史文明所作的功勋伟业,经天行地,日月昭昭,福泽人间。后辈也为先辈们创下的文明感到自豪和荣光。对我而言,尤其是2018年起,历时两年多,本人有幸致敬古贤黎正,写作《清廉守正·黎正传》期间,深入廉江和全国各地踏访、发掘、钩沉有关史迹,一再深度回望故乡文明,更是分明看到,廉江史上星光熠熠,先辈人杰济济,人文异彩彤彤,古贤给我们传承下多少高德厚道,留下多少物质精神财富,树立了多少典范楷模,这儿曾有多少卧虎藏龙!

  令我欣喜的是,时至今日,故乡人民着力于“挖掘收集廉江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以发挥名人效应,让人民感受到历史文化的价值和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助力我市全力打造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先行市。”“实施文化赋能,组建廉江文化写作团队,深度挖掘本土历史文化底蕴,用好用活传统文化资源。”(引自本书《编纂方案》)这正是响应“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显然,廉江党政力量正在积极落实践行,且行之有方,卓有成效!

  我了解到,从2022年5月起,由廉江市委、市政府部署,宣传部牵头,成立了《古邑钩沉——历史文人志士与廉江》编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挂帅,6名副组长从副市长到宣传部、文广局、地方志、文联等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下设5个编写组共15人,专门负责该书的资料收集和编写。内容涵盖至新中国成立前,“来廉的历史名人和廉江本土历史名人”在廉江的史迹记踪,融合众多杰出历史人物与廉江结下的血脉和文脉,荟萃成这部“以人为镜”的地方人文史册。

  本书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丰富厚重的。这是自秦时属象郡至今2000多年来,在廉江大地诞生和绽放的灿烂星群中,精心遴选出来的代表各个历史时期的54位文人志士(恕还难以盖全)。龙腾虎跃,英杰辈出,多姿多彩。他们都有着独立的不可替代和永不磨灭的历史光辉。他们的杰出才智和高尚品格,为我们展现出至高的思想境界和行为准则;他们以家国情怀和人类伟大理想,修身齐家治国,追求真理,为人类的进步贡献毕生精力,为后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自强不息、卓尔不群,为人民江山立功立德,高风亮节,高山仰止;他们为实现亿万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克己奉公,守正清廉,心系苍生的优良传统,为时代树楷模,为青史立丰碑。

  所以我要说,《古邑钩沉——历史文人志士与廉江》的出版,为廉江人民致敬先贤,学习先贤,弘扬先贤精神,光大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振兴廉江现代文明,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能更好促进社会进步。历史文人志士的精神品格,将成为引导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世人景仰、敬崇、仿效和学习,传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爱国爱乡,加快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二、能更好营造社会风气。历史文人志士的高德厚道,忠信、友爱、勇毅、奋斗的人格魅力,为后世树立了优秀榜样,能更好地培养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时代文明美好新风尚;

  三、能更好激励个人成长。文人志士杰出的精神凝聚,可以激励后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追求卓越,提升能力和素质,博取智慧和力量,努力超越自我,为个人成长和发展提供指引和动力;

  四、能更好传承本土优秀文化。历史文人志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体现了民族的智慧精神,通过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能更好地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本土文化自信和力量;

  五、能更好扩大廉江的影响力。通过这一“英雄人杰”的群像展示,让廉江历史名人得以汇入中华民族的英雄史册,让曾经奋斗在廉江这块热土上的功臣名人,被国人认识铭记,瞻仰人文景观,以名人资源,带来名人效应,提升廉江文旅影响力和历史文化地位,使更多人了解廉江昨天,珍惜廉江今天,向往廉江明天,从而喜欢廉江,走进廉江;同时也促使廉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总之,《古邑钩沉——历史文人志士与廉江》的面世,功德无量。

  值此,我作为故乡游子,谨向本书贡献巨大心力的所有同仁,致以深深的敬意。

  家乡党政领导抬举,嘱我为本书写个序言,我自知学养浅陋,诚惶诚恐,聊作一点杂感,多有失言,海涵。

  拟为序。

  (本文发表时有删节)

  黄康俊,廉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著有长篇小说《南中国海佬》、《热带岛》等5部;著有长篇传记文学《中国企业力量》《中国砖王叶德林》等40多部。在全国、省市获奖70多项,中篇小说《深海船》获中国作家1991年度优秀作品奖、《雪鱼》获第五届花城文学奖等。作品译成英、法、日等多国文字在海外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