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钟邦国
见习记者陈妍 通讯员陈文浩
早春二月,记者到吴川市覃巴镇采访。该镇党委书记龙辅中告诉记者,立足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特色农产品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今年将着力推动覃巴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推动特色产品发展
记者走入位于那梧村的广东梧聚农牧有限公司。体格健壮的黄牛在大棚里悠闲吃玉米秆。那梧村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王华维介绍,采用“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以“订单式”养殖模式带动农户养殖黄牛,实现联农带农、助农增收。他告诉记者,目前3个黄牛养殖场已投入使用,在建标准化养殖场1个,包括农户在内的存栏量超过2000头。2022年,“吴川黄牛”入选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记者来到新村,数百亩绿油油的广藿香迎风摇曳。新村党支部书记蔡景炎笑着说,近两年来,覃巴镇积极推进撂荒地复耕,目前已复耕2000多亩。同时,广州市派驻覃巴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帮助引进优质企业进行特色农产品种植。
“目前,通过土地流转,引进2家农业龙头企业将撂荒地变产业基地。”覃巴镇党委副书记徐彦雄说。
电商搭台 品牌唱戏
在覃巴镇马路村的电商直播基地,广州市派驻覃巴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陈永冬介绍,去年电商直播基地一期项目正式挂牌运营,即有14家企业与基地签订直播带货意向合作协议。电商直播在40多家门店销售西瓜1万余斤。
为解决农产品的销售瓶颈,该镇着力打造农村电商直播基地,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提供发展平台。组织开展农村电商直播人才培训,让新型职业农民走上电商直播带货增收的新路子。
电商搭台唱品牌戏。覃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庞杰斯介绍,覃巴镇积极整合地方优质资源,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品牌建设,创新打造镇域公用品牌“覃农巴礼”,先后研策筛选了60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最后将覃巴丝苗米、梧聚黄牛肉酱、黄牛肉干、牛肉月饼、湛杨海鸭蛋、福海肉粽、覃巴番薯、覃巴西瓜等17家企业共5类20多种产品纳入“覃农巴礼”品牌体系,为本地特色农产品插上品牌的翅膀。
去年,“覃农巴礼”特色农产品参展第31届广州博览会,受到极大关注。这些特色农业品牌通过电商直播,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扩大产品知名度,提高了产品销量。
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
在新村,道路整洁卫生,公园遍布村庄。记者徜徉在红花绿树的公园里,分不清是城市或是农村。在罗村,古树浓匝成荫,宜居美丽村庄建设如火如荼。
徐彦雄介绍,目前全镇正在打造一条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两条县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一批镇级乡村振兴重点村,通过建成一批有特色、可推广的示范亮点,树起标杆,以点带面,营造赛龙夺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氛围。
截至目前,覃巴镇“四小园”方面已建成小花园100个、小菜园170个、小果园106个、小公园53个。“厕所革命”取得重大成效,全镇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100%。全镇15个行政村132个自然村,已完成污水收集的村庄有101个。目前还在方兴未艾建设中。
通过建设美丽乡村,解决群众的民生实事是该镇一大亮点。2021年,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镇区基础设施,切实解决镇区主干路多年没有路灯的难题。去年,投资5000万元建设镇区配套基础设施,彻底解决了镇区道路硬底化、排污、亮化等存在多年的问题。
挖掘特色文化 弘扬文明新风
覃巴镇通过挖掘足球文化、红色文化和倡导移风易俗等特色文化,在全镇掀起了学文明的新风尚。
在新村村委会办公楼的对面,一个标准规范的足球场令人眼前一亮。该镇传统上具有浓厚的足球氛围,足球是覃巴的亮丽文化名片。2021年,该镇邀请了原国家男子足球队队长吴群立到覃巴中学进行现场足球指导,进一步激发中小学生对足球文化的热爱。乡村振兴“迎春”足球赛、乡村振兴“丰收杯”足球赛和青少年足球夏令营等一系列的足球比赛活动,高潮迭起,在全镇营造了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进一步推动足球文化发展,也带来了文明风气。
红色文化引导正能量。覃巴镇深入挖掘省革命老区蔡屋村红色资源,通过蔡屋村抗美援朝百岁老兵助力乡村振兴讲文明树新风的事迹,弘扬革命老兵精神。此外,通过深入挖掘那梧村红色文化,修缮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址,完善中小学革命历史研学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打造党员干部红色文化学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