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25年07月15日 星期二        
当前版: 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吴川“美丽庭院”何以惊艳绽放

龙飞腾

  近年来,吴川市聚焦绿美生态建设,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工作,持续为“百千万工程”植入绿美底色。(7月14日《湛江日报》)

  一方庭院,不仅是生活空间,更是“百千万工程”、乡村全面振兴的“微缩景观”。青砖黛瓦间藏着巧思,花果飘香里裹着热忱,7月14日,湛江日报用一个彩版的篇幅,介绍了吴川“美丽庭院”建设的亮点和经验,为各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

  以“文化”为魂,拒绝“千院一面”,是吴川推进“美丽庭院”建设中的最大特色。不同于千篇一律的绿化改造,吴川的庭院着力从“在地文化”中挖掘亮点:霞街社区以状元林召棠的家风家训为脉络,让庭院成为传播优秀家风家训的载体;梅岭社区将“高、精、险、奇、巧”的飘色技艺融入院落设计,使寻常庭院变身为非遗传承的“试验田”;海滨街道的粤曲小院里,《帝女花》的唱腔与荷塘月色相映,让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淌。这种“一院一文化”的设计逻辑,让每个庭院都成为地域文化的微缩景观,既守住了乡愁,又赋予了庭院新的精神内核。

  以“融合”为径,赋能“百千万工程”,是吴川推进“美丽庭院”建设的关键之举。跳出“就庭院建庭院”的思维,将“小而美”庭院嵌入“百千万工程”的大棋局:“美丽庭院+经济”让废弃32年的破旧老宅变身年入20万的“花园里”饮品店,直播带货让大山江街道的盆栽小院成了“致富园”;“美丽庭院+治理”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妇联、工会等的作用,让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到“百千万工程”中来,让以“自家庭院之变”推动“大家镇村之变”成为可能;“美丽庭院+家风”则以“好庭院”育“好家风”,推动乡风文明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蝶变。这种“庭院+”所带来的乘法效应,让庭院既扮靓乡村颜值,又激活经济动能、涵养社会风气,实现了生态、经济、文化价值的多重释放。

  以“长效”为要,聚焦“建管并重”,是吴川推进“美丽庭院”建设的长远考量。“美丽庭院”的生命力,不在一时的光鲜,而在长久的活力。吴川通过制度设计让“美丽”保鲜:建立健全“村干部创领+党员带头+巾帼志愿推动+群众响应”长效机制和精细化管理模式;印发《关于深化吴川市“美丽庭院”建设工作的通知》,推动“五美”行动;制定星级评定标准,举办“美丽庭院”建设擂台赛,以“评”促“建”、以“比”促“优”。这种“建管并重”的长效机制,既避免了“一阵风”式建设的弊端,又让美丽庭院的“美”得以持续生长。

  从“一户一庭院”的精致,到“一村一画卷”的壮阔,吴川“美丽庭院”建设的成功密码不仅在于对独特性的坚守,更在于系统性的创新与融合。尊重地域特色、融合多元业态、凝聚群众力量,才能让每个庭院、每个家庭都激活成为“百千万工程”的“细胞”。

上一篇    下一篇
   第1版:要闻
   第2版:新闻+ 本地
   第3版:新闻+ 评论
   第4版:新闻+ 时事
   第5版:阅读+ 文化
   第6版:阅读+ 书香
   第7版:新闻+ 关爱
   第8版:新闻+ 专题
吴川“美丽庭院”何以惊艳绽放
严把安全关 铺就平安路
以“美丽庭院”绘就乡村新画卷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解锁芋头“出圈”密码
“三下乡”社会实践注入发展青春动能
促进乡村振兴
直播助农 点亮“薯”光
情系学子 筑梦未来
义诊培训双惠民
徐闻举行“星光引路”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促进乡村儿童知识普及 推动资助政策“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