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23年12月31日 星期日        
当前版: 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吴川:

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文秋华 龙春明 许晶盈

  本报记者文秋华

  通 讯 员龙春明 许晶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近日中午,记者来到吴川市覃巴镇第三小学,还未走进饭堂,就听到孩子们的诵读声。

  “开饭前学生们都要背诵《悯农》和《防溺水六不准》,以加深爱惜粮食和防溺水安全意识。”该校校长黄美娟说。

  “我喜欢住校,住在学校不用天没亮就起床赶路,中午可以午睡,和同学们朝夕相处很有归属感,还可以锻炼我的自主生活能力。”覃巴镇第三小学五年级学生招豪杰家住距离学校40分钟车程的王村港镇,这学期开始了寄宿生活,自己多了学习时间,爸妈的负担也减轻了。覃巴镇第三小学于2019年改建为寄宿制小学,采用封闭式的管理制度,该校全体学生中午在校就餐、午休,五六年级学生在校住宿。

  傍晚时分,大洋明珠花园学校分外热闹。小学高年级学生结伴到食堂就餐,随后回宿舍洗澡,准备上晚自习;初中生有的在操场跑步锻炼,有的聚在一起讨论学习难题。这所由乡贤捐建的学校位于吴川市塘㙍镇,考虑到农村孩子上学距离远的问题,学校从规划阶段就定位为寄宿制学校。“我从初一开始住校,学校里有生活老师指导、照顾我们,当时我很快就适应了住宿生活。”该校初三学生骆明铎介绍,寄宿生活锻炼了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吴川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障广大农村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吴川市教育部门认真处理农村学生就近上学与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关系,科学统筹用好资金,简化项目建设审批手续,建立健全建设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机制,加大力度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记者了解到,吴川市寄宿制学校2018年开始建设,共投入资金8764万元,建设了乡镇农村寄宿制小学覃巴镇第三小学、长岐镇郑山小学等16所学校,增加寄宿学位5691个,确保全市每个乡镇都有1所寄宿制学校,配齐生活及卫生设施设备,基本满足农村学生和留守儿童寄宿需求。

上一篇    下一篇
   第1版:要闻
   第2版:新闻+ 本地
   第3版:新闻+ 本地
   第4版:新闻+ 视点
湛江市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培训开展
飞虹碧海连鹭洲
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糟粕醋金鲳鱼“鲜”亮港城
人大代表走访困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