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导致路灯损毁后一直没修,只能摸黑走夜路,现在路灯终于重建了,道路亮堂堂,心里踏实多了!”近日,徐闻县龙塘镇华林村李伯感慨道。(据5月8日《湛江日报》)
路灯多姿亮夜空,流光溢彩耀乡村。对于徐闻县龙塘镇18个自然村村民来说,从此不再担心“摸黑走”带来的诸多不便了。在纪检监察干部协调下,因台风而“熄火”的路灯亮起来了……点亮的是“小路灯”,温暖的是“大民生”,村民怎能不喜笑颜开?
安全出行是事关民生的基本需求,也是公众的一项基本权利。谁都可以想象,没有路灯的漆黑夜晚,村民出行当然是“如履薄冰”,稍不留神就会摔倒,甚至因为没有路灯而引发各种事故。为此点亮“小路灯”不是小事,而是事关群众安全出行的大事。必须将点亮“小路灯”纳入民生实事工程一体化推进,细化建设方案、多方筹集资金、加快施工管理、落实管护责任……让一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回家的路,那点亮的一盏盏路灯,会成为乡村的眼,温暖的一定是群众的“大民生”。
其实,以人为本是城乡管理的要义。城市的耀眼之处,并不仅仅在于有多少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形态各异的“建设地标”,也在于细节管理。而点亮一盏盏“小路灯”,就是细节管理之美,体现的就是以人为本。当然,用心用力去点亮一盏盏“小路灯”,不仅要解决“有路无灯”的问题,更应破解“有灯不亮”的痼疾,让点亮的“小路灯”四季常明。
我们常说,服务群众无小事,而服务不一定非要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诸如点亮“小路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解决的可是群众的烦心事、挠头事,会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群众只有感受到了安稳,也才能更好地去期盼诗和远方。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民生本无小事,让我们从点亮乡村“小路灯”中得到启示,紧紧抓住民生“短板”,主动作为回应群众关切,换新缺失的窨井盖,修好坑洼不平的“积水潭”,铲除具有安全隐患的电线“蜘蛛网”……从系列“关键小事”入手,于细微处见初心、赢民心,如此,湛江这座“人文”“魅力”“宜居”城市才真正名副其实,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才不断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