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当前版: 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湛江青年钢琴家陈文英:

愿湛江音乐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卓朝兴 林春龙
  陈文英在演奏。记者 张锋锋 摄

  记者卓朝兴  通讯员林春龙

  近日,文天祥诗词原创作品音乐会在岭南师范学院音乐厅举行。岭师音舞学院师生与11名校外艺术家合作,以多元艺术形式演绎丹心浩气。音乐会融合声乐、器乐与诗词,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中,担任钢琴艺术指导的青年钢琴家陈文英,凭借富有感染力的演奏,为音乐会增光添彩。6月30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成长

  童年被艺术滋养  “稀里糊涂”进入音乐班

  “受家乡湛江浓厚文化艺术氛围的熏陶、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从小就在心中埋下了音乐的种子。” 陈文英提及成长经历时说道。

  陈文英的父母并非音乐科班出身,从事建筑行业的父亲闲暇爱哼唱民间小调,母亲来自能歌善舞的云南少数民族。儿时,湛江乡村连演数晚的粤剧、春节的木偶戏……无一不深深吸引着陈文英,每逢剧目上演他都会早早搬凳子占座。“后来走上音乐之路,也许是儿时‘积攒’的这些音符爆发了吧。”

  2013年,当时正读高一的陈文英偶然听闻校广播台播放音乐班招新消息,抱着试试的心态报名,没想到他现场的表现让老师惊叹:“你天赋这么好,早就该来了!”就这样,以文化生身份“半路出家”的他,“稀里糊涂”进入音乐班,开启音乐逐梦之旅。

  热爱

  深耕十余年 收获全国奖项

  舞台上的荣光,源于台下扎实积累。2024年,在成都举行的第二届“巴蜀古韵·天府长歌”全国中老年合唱音乐会上,湛江市兆龙天籁合唱团凭借原创作品《好大一片海》和经典演绎《忆秦娥·娄山关》夺得金奖,陈文英获最佳伴奏奖。

  “真的很惊喜!”陈文英感慨,这份“意外”的认可,是其十多年深耕钢琴艺术的水到渠成。他曾为大型活动一周内突击排练20多页竹笛伴奏谱,历经无数次演奏调试,解决舞台扩音设备声场延迟难题。

  文以载道,乐以宣情。陈文英钟情德国作曲家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间奏曲》(Op.118 No.2),其风格于寂静中触碰生命本质,似暗夜星光;也深爱作曲家陈培勋改编的《平湖秋月》,夜深弹奏时,琴声能带他回到童年,“老屋天井四方围合,雨水顺着瓦面滴落……熟悉场景随旋律浮现”。

  展望

  因材施教 愿音乐事业蓬勃发展

  陈文英如今在我市一所学校任音乐老师,教学秉持因材施教理念且大胆创新。他擅长用画面联想启发孩子。面对活泼学生,他以即兴节奏游戏激发其兴趣。他虽对学生要求严格,却深受欢迎,“六一”游园时,孩子们会主动塞零食感谢,“看到孩子笑脸,觉得很幸福”。

  将乡土情结融入艺术血脉,陈文英活跃于市音乐家协会及赤坎、霞山、坡头等地音协活动,热心参与公益演出,“无演出费,全凭热爱登台”。在这种纯粹的氛围中,陈文英的技艺不断提升。展望未来,他想策划一次融合美声、民族、爵士、民乐等多元化艺术为一体的专场演出,目前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

  陈文英对湛江音乐事业发展充满信心,认为这里文化底蕴厚,音乐爱好者多,家长重视孩子文化素质教育。赤坎调顺岛上的湛江文化中心引人注目,是海湾上一道亮丽风景线。它设有多功能剧场、大剧院、专题博物馆及美术馆等,将被打造成文化新地标。陈文英点赞:“这是大好事!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丰富城市艺术氛围,能激发音乐人的创作灵感,大大提升城市品位与知名度!”

上一篇    下一篇
   第1版:导读
   第2版:政情
   第3版:本土 快报
   第4版:本土 快报
   第5版:本土 人物
   第6版:本土 有讯
   第7版:本土 快评
   第8版:行业 体彩
   第9版:行业 旅游
   第10版:天下 中国
   第11版:天下 微播
   第12版:天下 焦点
   第13版:文体 海风
   第14版:文体 竞技
   第15版:文体 竞技
   第16版:文体 娱乐
愿湛江音乐文化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