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当前版: 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微言有义

和风

  这是一份“公允”的通报

  南方都市报  近日,“环海南岛摩旅误入高速被私家车逼停”一事引发公众关注。儋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发布通报,对非法截停等质疑逐一作出回应,强调民警的处置行为始终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但存在未能及时出示人民警察证等不规范行为。

  微评 这份通报应该是公允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摩托车驶入高速公路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行为,那样的场景可以说是“胆战心惊”或者“细思极恐”的。不要说警察就是车主,面对这一幕都应该站出来“叫停”!通报称,民警驾驶私家车在返岗途中发现摩托车违法驶入高速后,主动劝阻,这份“不在其岗”仍然“谋其事”的强烈责任心是值得肯定的,这份勇于担当的精神(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应该值得点赞的。所以,民警的行为是一种职业敏感性、强烈责任心和勇于担当的精神的综合体现,我倒希望,从这个角度看,网友的态度和舆论观点是包容的、理解的和尊重的。正如儋州警方在通报表明的,充分肯定了民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初心。当然,通报也表明了民警“未能及时出示人民警察证”等程序存在瑕疵的事实,对此并没有遮掩、淡化。那么,这起事件为何引发热议呢?根源也许就在于此,在构建法治社会的背景下,“公众对文明执法的更多期待:正义的实现不仅需要正确的目的,更需要经得起推敲的过程。”但民警的处置方式却是“以私家车将摩托车逼停在高速公路上”,无论从当时的场合(高速公路)还是处置的方式看,这样的做法确实值得商榷,毕竟,这极有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车流量大,车速飞快,如果来车一时不注意,一时间回不过神来,很容易形成后车追尾。这样想想,同样是“胆战心惊”“细思极恐”的!从这起引发热议事件中,我们要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执法,不仅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不仅要追求结果正义,更要注重程序正义。”而且,这不应该只是流于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该契合当地的具体场景,客观、务实、理性地践行之。往深里说,这其实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法治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应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大皖新闻  近日,有网民爆料称,《桂林市202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进入考察人选名单》中,考生苏某某与曾因虐猫被华中农业大学给予严重警告处分的苏某某同名同姓,疑似为同一人。事件引发关注。

  微评 “考生苏某某因虐猫前科进入公开招聘考察名单”引发了公众对道德品质与人才选拔标准的广泛讨论。该事件为何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原因就是,有“虐猫前科”的苏某某,有没有资格事业编?又能不能进事业编?有声音认为,“这样的人不适合为人民服务”,也有声音认为,“年轻人找工作不容易,不必再抓着不放”“苏某某只是被学校‘严重警告’,属于校内纪律处罚,并没有剥夺他的就业资格。”这一事件涉及法律、道德、社会价值观等多维度问题,争议的背后折射的是“公众对公职人员有较高的道德期许”;同时,该事件也折射出考察机制有待完善空间——现行政审标准应该适时尽快补上对“非犯罪但违背公序良俗行为”的评估这块短板,招聘岗位如果涉及动物保护、教育、社工等领域,虐猫行为与职业伦理显然是冲突的。可以肯定一点是,公众对公职人员的道德要求,确实要比一般职业高不少。因此,无论录与不录,相关职能部门都应该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毕竟,这是“一个人”的事,往深里说,又不是“一个人”的事。这起事件从本质来讲已成为社会发展中法治与德治如何协调的宏大问题。靴子还是落地了——7月1日,央视记者从平乐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苏某某不符合招聘条件,取消其招聘资格。第一时间回应舆情焦点,干净、透明,客观,契合主流声音,很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第1版:导读
   第2版:政情
   第3版:本土 快报
   第4版:本土 快报
   第5版:本土 人物
   第6版:本土 有讯
   第7版:本土 快评
   第8版:行业 体彩
   第9版:行业 旅游
   第10版:天下 中国
   第11版:天下 微播
   第12版:天下 焦点
   第13版:文体 海风
   第14版:文体 竞技
   第15版:文体 竞技
   第16版:文体 娱乐
从“必吃榜”看湛江美食硬实力
暑假防诈骗 守牢“钱袋子”
依法维权
微言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