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黔东南榕江县遭遇特大洪水灾害,两次洪峰过境,受灾严重。6月29日10时,该县终止防汛I级应急响应,转入常态化防汛,灾后清淤清障工作有序开展。
连日来,各地的救援队、爱心物资陆续涌入榕江,逆风驰援。其中,宁夏中卫公益人士、“跪行巨人”胡雷筹集钱款购买物资,驰援榕江的善举获得高赞。
据公开信息,胡雷因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瘫痪,依靠拾荒和摆地摊维持生计,坚持捐款助人数年,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他累计捐出的100多万元主要来自政府给他发的困难补助,直播打赏、摆摊卖工艺品、捡废品的收入以及好心人的资助。媒体在报道中称其为“跪着的巨人”,目前他的短视频账号粉丝超过百万。
近日,在河北、山东办事的胡雷,于6月28日赶到成都,购买物资,6月28日20时许,携带19吨物资赶赴榕江。此次驰援榕江,胡雷一路奔波70个小时,只睡了几个小时,他和朋友于29日中午,抵达榕江。6月29日下午,胡雷告诉记者,他们已卸完物资,与榕江相关职能部门完成了物资的交接后,已返程。
胡雷告诉记者,此次捐赠的物资包括他购买的1万斤大米、500箱方便面、500件矿泉水、100个手电筒、2000多双手套等,共计约5.5万元。他的钱款来自其近期直播、摆摊卖工艺品的收入,还有政府发的困难补助。另外,与胡雷同行的几位朋友还买了2万多元的物资。
6月29日,胡雷公布的信息显示,他的银行卡、微信钱包、支付宝零钱余额分别为0元、0.02元、0.48元。“要么不捐,要捐就捐干净。”胡雷告诉记者,他在随车运送物资途中,直播了数小时,有网友陪他“云”押运,有网友称他直播蹭流量,用打赏的钱买物资捐赠,换取公益美名。他解释,近几年做公益,与朋友夜间行车、穿越无人区,奔波数十小时送物资是常态,其疾病缠身,想到灾区的同胞,晚上睡不着,直播是在消磨时间,“这次,我把直播打赏挣的1万多元,银行卡、微信、支付宝里的钱都取出来买了物资。”
胡雷提醒,他发现有人以他的名字在账号上挂小黄车,直播带货赚钱,甚至有人以他患病的名义私信网友要钱。他解释,自己没有直播带货,没有挂小黄车,自己不是网红,也不想当网红,“我做公益不是为了谋私利,尽管疾病缠身,我也要咬牙坚持回报社会,因为从小帮助过我的人太多,政府每个月还给我发几百元补助。”
胡雷表示,6月29日将物资送达榕江时,看到灾区的情景,他心里很难受,“榕江加油,贵州加油,会熬过去的。”接下来,他回到中卫,将继续捡废品、卖工艺品存钱,下个月还要给资助的几名学生打生活费。
与胡雷同行的李明对记者称,二人相识十几年,曾一起驰援地震灾区。他告诉记者,此次驰援榕江,胡雷不仅花完了其账户里的钱,还跟朋友借了几千元。胡雷每次驰援灾区,身边的朋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最少会有1人与他同行。胡雷亲力亲为,跪在地上、车上装卸物资,一趟走下来,连续熬夜,精力、体力就跟不上了,得好几天才能缓过来。
“你能帮我一次,不能帮我一辈子,我得靠我自己。”李明提到,这是胡雷常说的一句话。正因如此,胡雷做公益既感动了无数网友也带动了身边人。二人均表示,此次购买物资付款时,得知胡雷的事迹后,商家主动便宜了数千元,运物资的货车司机也提出少收2000元运费。胡雷婉拒了,坦诚地说,“谁都不容易,都要养家糊口。” 据极目新闻
【纵深】
捐剩5毛钱的胡雷跪着的身影
原来,那么的伟岸,高大,明亮!
这人世间,干净是最舒服的底色!
捐赠的19吨物资送达贵州榕江,他的银行卡、微信钱包、支付宝零钱余额分别为0元、0.02元、0.48元。“跪行巨人”胡雷对记者说:“要么不捐,要捐就捐干净。”
他就是这人世间特别干净的色彩!
这哪里还是我们理解的“捐赠”?这一刻,我想说,语言是多么的苍白,表达是何其的无力!读着新闻中铅华尽洗的文字,看着他跪在地上的身影,我心中只剩下被默默感动的情愫,风吹过红了眼眶,虽然我早已过了“易感”的年龄。
“你能帮我一次,不能帮我一辈子,我得靠我自己。”这是胡雷常说的一句话。这是大实话,“靠树树枯,靠山山倒”。但是,“不想依靠别人、不需要别人帮助”的胡雷却一直在帮助别人——累计捐出的钱已超过100万。这对于一个需要政府发放困难补助,平时靠摆地摊、捡废品赚取生活费还热心资助困难学生的下肢瘫痪的男人来说,这是怎样的反差——这样的男人,这样的尘世,我们大概是不容易“看见”他的,但这样的人更应该被我们所“看见”并铭记。是的,在媒体报道中,他被称为“跪着的巨人”。他,担得起这称呼!
“捐赠”,常见。但“捐就捐个干净”,这样的捐赠,我们看到的就不止于一次物质的援助了——他的捐赠,不留下任何自我宣传的空间,甚至不给自己留下任何的退路——更是一种精神的纯粹表达,这样的捐赠可谓义盖云天!这样的捐赠,对灾区的人们来说,又是何等的激励与鼓舞? “捐赠”,常见。但“捐就捐个干净”,这样的捐赠恰恰是对那些异化了的“善行”的彻底拒绝和无声而有力的批判!我看到,对于胡雷的“要捐就捐干净”的义举,DS作出了这样的点评:“捐出所有,只剩五毛钱,这不是数学上的偶然,而是道德上的必然选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竭尽所能’是一种高尚品格,《礼记》中就有‘财散则民聚’的智慧。胡雷身上体现的,正是这种文化基因的现代表达。他不追求捐赠的‘性价比’,不考虑‘可持续性’,甚至不思虑‘明天怎么办’,这种看似‘不理性’的行为恰恰彰显了慈善最本真的面貌——毫无保留的给予。当某些慈善越来越像精明的商业投资时,胡雷让我们重新看到慈善作为道德实践的本质。而且,更震撼的是,捐尽最后一元钱的胡雷选择‘回家继续摆地摊、捡废品,资助学生。’他没有因自己的善举而期待社会回馈,没有试图将慈善转化为改变自身处境的机会。这种平常心在当下尤为珍贵。在一个连同情心都能被流量化的时代,胡雷展示了何为‘为善不欲人知’的传统美德。”
犹记得,读中学的时候,父亲从广州给我寄来一本叫做《菜根谭》的古书。书中很多警句我忘了,但“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这句话,至今仍植根我心间。我想,胡雷跪在大卡车前的身影正好解构了慈善与回报之间的功利性联系,还原了给予行为本身的纯粹意义——卡车的横幅上有这样两句话:能够付出是一种幸福;懂得付出是一种智慧。我不清楚这两句话是不是他让人写的,但至少他已是这两句话的践行者。 胡雷的“干净捐赠”让我们重新思考,真正的慈善的意义并不在于你能给予多少,而在于你愿意放弃多少,甚至全部放弃,从重开始。《抱朴子》讲,“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舍与得”的智慧和“真与诚”的品格。于是,我们也真正理解了慈善的本真意义,那就是“干净”二字——没有任何的算计、所图和杂质,只为内心深处那份纯粹如同婴孩眼眸的善意。
其实,他并不想感动谁,但我宁愿相信,他已感动了你和我,无数人……
原来,他跪着的身影,那么的伟岸、高大、坦荡、明亮!这样的身影,值得我们仰视,值得时代致敬! 【烟雨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