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刘金凤
图/记者 郎树臣(除署名外)
蔡婉清是最早一批上岗服务的老街志愿者。814个小时的志愿时长,是I志愿平台2023年1月以来的记录,事实上,她真正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长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从2020年6月上志愿服务岗,她的服务日历是这样的: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共161个周六、周日;2022年疫情期间暂停;2023年共106个周六;2024年11个法定节假日、7-8月暑假16个周六、周日,以及各种临时派差的志愿服务……
老街“讲解员”
赤坎老街是蔡婉清的家所在地,她生于斯、长于斯,从1990年参与社区工作,先后在中山街道三和社区、文东社区、向阳社区任职。看着空置的老房子日渐颓废,古码头的榕树遮天蔽日,树叶斑驳的山墙像一首寂寞的诗,心里都会涌起一种无力感,她多么希望,这片历史文化深厚的老街区能延缓衰老,逆势重生。
2020年初,网剧《隐秘的角落》热播,越来越多游客慕名来到赤坎老街打卡,那时的老街既没有清晰的路线指示牌,也没有旅游路线,游客来了摸不着北。为了方便游客,蔡婉清和几位老街坊成立志愿服务队,周六周日上街为游客提供志愿服务。经过1个月的摸索,“中山街道党群服务岗”正式上岗,志愿者身着红马甲、佩戴党徽,成为老街一道温暖亮丽的风景。
蔡婉清把上服务岗称为“摆摊”,每次她都会早早来到水井头,穿上红马甲,摆好桌子,桌上铺块红布,放上写着“中山街道党员志愿者服务岗”的水牌,旁边还有一个备有风油精、藿香正气丸等常用药品的盒子。往来的老街坊多是熟人,不时和她打招呼;有好心的店家会主动送上一两箱矿泉水,供志愿者饮用;也有的商家用罗汉果、菊花煮成“公益茶水”,免费向游客提供。蔡婉清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她默默地想:这就是老街,充满人情味和烟火气,值得我们为她付出更多,让她变得更好!
来赤坎老街打卡的游客开始只是冲着网剧中的几个场景去,事实上,老街还有更多值得了解和参观的地方,比如宋代开埠以来形成的10个古码头、像迷宫一样的36条大街小巷、鲜为人知的广州湾谍战故事、精彩的红色革命史等。想让游客了解这些,需要有人去讲解。蔡婉清决定从自己做起,给游客当导游讲解员,路线从水井头出发,沿着广州湾商会会址——四号码头——大通街——五号码头——六号码头——七号码头——八号码头——静园——南兴街——盐埠街——水井头路线走一遍。每天上午带两批客人,下午带一批客人,1天走3趟(每趟1个半小时),边走边讲解,常常累得回到家就瘫倒。由于说话太多,她患上了严重的咽喉炎,声音嘶哑,却顾不上“尽量不说话,或者只能小声小话”的医嘱,为了不让刚刚插在水井头的“中山街道办党群服务队”这面旗帜倒下,她坚持带病上岗。
老街“宣传员”
要给别人一勺水,自己先有一桶水。为了更好地介绍赤坎老街,讲好老街故事,蔡婉清努力恶补老街的历史文化知识,阅读了大量关于广州湾历史文化和湛江文史有关赤坎老街方面的书籍,了解老街历史的沿革和变迁,了解老建筑的历史和故事,深挖老街的奇人逸事。为了练好普通话,她还专门在网上学习相关课程。勤奋学习加上虚心请教,使她对这片历史文化街区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让她的讲解生动、有趣,深受游客欢迎,成为老街的“金牌讲解员”。
在给游客带路的过程中,蔡婉清发现:许多本地人对赤坎老街其实并不了解。如果湛江人都能了解赤坎老街,进而向外宣传推介赤坎老街,则能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她决定先组织发动老党员、老街坊开展游赤坎老街活动,她带着大家边走边讲故事,讲老建筑故事和各种掌故,听者听得津津有味。有些老街坊感慨地说:“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竟是老街‘熟悉的陌生人’,惭愧啊,回家后一定要跟自己的家人和孩子讲讲赤坎老街的故事,宣传赤坎老街。”
她还联系赤坎老街周边的幼儿园、中小学校,表示愿意提供免费的游老街讲解服务,希望学校组织师生们走进老街看建筑、听故事。为了满足学校对红色教育课的需求,她还给老街周边几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办了几场红色历史讲解活动,受到了师生欢迎。很快,她又接到了湛江各大中专学校、各机关单位的电话,请她当讲解员,随后,徐闻、雷州、霞山、廉江、遂溪、赤坎等县(市、区)的党史教育活动也走进赤坎老街。各种活动开展起来,无疑加重了蔡婉清的工作负担,但她几乎有求必应,“有一分光,发一分热”。
吃喝玩乐娱购游是旅游的几要素,吃排在首位。为了推介赤坎老街美食,蔡婉清和志愿伙伴联合湛江唯食网在赤坎区整个区域摸排“老字号”美食,整理出一批,并绘制成“老街美食地图”,供游客“按图索骥”,丰富了赤坎老街旅游体验感。
老街“服务员”
当了几年志愿者,蔡婉清加了几百名全国各地游客的微信,其中有一部分是因帮游客拍照加微信而成为朋友的。她原本不会拍照,拍得多了也就成了“高手”,把照片发给游客,对方一高兴甚至会发来红包——当然她不会收,也有游客邀请她去他们的家乡玩,“包吃包住包陪玩”。这可不是说说就算的客套话。有一次,蔡婉清接待一位山西游客,想到“地面看山西,地下看陕西”,不免心生自卑,山西客人安慰她说:别人家的好是别人家的,你们这里有这里的特色,尤其是你们这些志愿者真诚亲切,我回去一定会给你们大力推广。”果不其然,一天,一位来自甘肃的游客到水井头找她,称朋友推荐他来赤坎老街的水井头找她,并称“只要找到她,你就无忧了”。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没想到我们的志愿服务‘墙内开花墙外香”。后来发现,很多游客是在小红书、抖音、视频号、朋友圈中看到了我们……”社交媒体对为游客免费提供热情周到服务的志愿者赞誉有加,成为赤坎老街旅游的一个亮点,也成为引流的招牌,这给了蔡婉清新的感悟:没有一条路是白走的,真诚付出皆有回报。
赤坎老街频频“出圈”,三月三、“五一”、“十一”、春节假期都是游老街的高峰期。有些游客抵达湛江后拖着行李箱直奔赤坎老街,为了方便游客,老街志愿岗提供了免费的行李寄托、带游客拍照、游客驿站等贴心服务。
服务好游客的同时,蔡婉清也没忘记做好老街居民的服务工作,比如在水井头组织开展禁毒宣传、正月十五游老街、为60岁老人免费拍照,“八一”期间为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及家属免费拍照等。这些活动都得到了老街坊和商户的大力支持。
“老街和我,其实是一场相向奔赴,我为老街越变越好尽一份绵薄之力,老街倒逼着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蔡婉清说,她非常关注老街焕新的过程,特别希望年轻人到老街创业,“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老街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