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彦 何有凤 范子华 杨雅丽 陈荔雅
通 讯 员 谢晓媛 陈方明
9月27日召开的湛江市首届企业家大会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精心搭建政企互动平台,让企业家“坐C位”“唱主角”,聚焦企业发展需求,面对面问计于企、问需于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家共商良策、共谋发展。
大会期间,围绕湛江高质量发展“三问”,政企同题共答、同向发力,凝心聚力助推湛江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眼下,湛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空前提升,各类要素资源正加快向这里聚集。湛江,已经到了厚积薄发、转型跨越的关键阶段。
如何抢抓机遇,当好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出新出彩、走在前列,这是湛江广大领导干部的使命,也是湛江广大企业家必须答好的“时代之问”。
●一起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用智用力
出题
制造业是湛江振兴崛起的底气所在、希望所在。我市正抢抓制造业当家的发展机遇,聚焦打造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绿色能源三大产业集群。
但是,当前大项目、大企业的带动作用有待发挥,“月明星稀”的局面亟待改善,园区发展规划和产业定位,以及加强区域联动等方面也还有较大上升空间,制约着高质量发展。
如何突破这些“拦路虎”,才能做到既有“皓月当空”又有“繁星满天”,推动湛江制造业脱胎换骨、再攀新高?
毫无疑问,政企同向发力,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湛江市首届企业家大会号召政企一起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用智用力,深入思考如何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为构建具有湛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出谋划策。
答题
企业家说——
围绕重点产业进行精准招商
广东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建议,围绕重点产进行精准招商。一方面,结合湛江重点项目资源,围绕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等重点产业项目,以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上下游企业,聚集产业合力,打造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节约高效的产业链集群。另一方面,针对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如物流保险、工业设计、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力度补短板,加快补链扩链强链;推动现有优势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升本土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降低先进制造业企业生产要素成本
广东东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其修认为,要素成本是检验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直接标准,资本总是向低成本的地方流动。建议市政府研究可行方案,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战略新兴企业实行电价补贴、贷款贴息,切实降低先进制造业企业生产要素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部门行动——
“一站式”个性化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服务助企发展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需要高度重视人才的价值和作用,加大制造业人才培养力度。市人社局表示,我市人才工作将在做好“常规动作”的同时,将突出服务“制造业当家”部署以及招商引资、营商环境、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主动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个性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同时,突出打造“近悦远来”人才发展环境,开展相关配套政策咨询及协调落实,协助经办高层次人才认定及市级人才优惠政策。此外,将拓展人才对接服务,联动科协、工信等部门开展政策宣讲、实践创意、高端论坛等创新交流活动,开展项目路演、创投评估、项目洽谈等创业对接活动。
“七件套”优服务提效能
市工信局表示,我市把招商引资作为做大新增量、做强新动能的重要突破口,创新举措,实施“熟地招商、拿地即开工、全程代办、厂房代建、融资租赁、产业基金、固投奖励”的招商服务“七件套”工作办法,为签约项目落地建设、运营发展提供全流程服务保障,全力以赴确保项目尽快动工,尽早投产达产。
●一起聚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用智用力
出题
湛江发展最大的短板在乡村,最大的潜力也在乡村。
近年来,我市把工业化思维运用到乡村产业等领域,充分整合各类优质生产要素,推动以徐闻菠萝为标杆的农海产品远销海外,以预制菜产业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发展,乡村产业已然成为湛江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优势。
当前,省委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推动资金、政策、项目、人才、科技等高质量发展要素向县镇村集聚。
可以说,“百千万工程”施工图,为我市加快把乡村短板变为潜力板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撑。眼下,我市政企正深入思考如何进一步盘活特色资源、激活内生动力,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产业、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努力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答题
企业家说——
念好乡村振兴“四字经”
“本人回乡参与乡村建设十几年,个人认为乡村振兴要念好‘四字经’——‘心’‘里’‘有’‘数’。”广东茂德公集团董事长陈宇说。
如何念好“四字经”?陈宇进一步解释道,“心”就是乡村振兴项目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农民要增收,企业有回报,政府有税源;“里”就是乡村振兴项目不能只要“面子”,关键要有“里子”,须做好前期调研,分析寻找好产业支撑,做足内容也就是“里子”的规划统筹,梳理好项目所在地(带)的特色产业,有效融通形成一二三产业的良性互补和循环;“有”就是乡村振兴项目要有特色、有主题、有品味,突出所在地文化特色,每条村都要有自己独特的IP,同时把好“品味关”,专业人做专业事;“数”就是乡村振兴项目要全力推进数字化,如智慧农业、农村电商、农村治理等。
依托优势农产品做强农业大市
湛江市御唐府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思桥认为,作为农业大市,如何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培养区域性公共品牌,让农民更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我市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飞跃,是湛江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他建议,走食品工业之路,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构建全产业链体系,围绕热带水果、北运蔬菜、南药等特色农业,发展精深加工和产地初加工,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热带亚热带农产品“金字招牌”。不断完善“12221”市场体系建设,围绕“产业化、项目化、集约化”发展模式,打造“循环经济”,把徐闻菠萝的经验,推广到荔枝、红橙、圣女果、火龙果、芒果、青枣和香蕉等产业以及禽类动物的养殖产业链,让湛江特色优势农产品畅销国内大中城市市场。整合资源,并出台相应扶持政策,支持并推动优质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带动湛江民营经济持续良好发展。
部门行动——
推动人才驿站县镇全覆盖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湛江牢固树立“大人才观”,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始终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上,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从“顶层设计”上强化人才工作合力。
市人社局表示,全市把人才驿站建设作为引才聚才育才的重大工程,全面建立“党建引领+引育用留+带动产业”发展模式,通过一系列暖心举措引导各级人才进入驿站,推动人才驿站县镇全覆盖,稳步推进市、县、镇、村四级人才驿站建设运营工作,促进基层人才服务平台增量提质,形成“市总站+分站(市县镇村)+服务基地”布局,以点带面、串珠成链,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一起聚焦向海而兴、向海图强用智用力
出题
海洋是湛江最大的特色和优势。
水产品总产量和总产值连续20多年稳居全省首位,获评“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对虾之都”“中国金鲳鱼之都”“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等称号,拥有可通航40万吨船舶的世界级深水港口、国内首台深远海浮式风电装备“扶摇号”……近年来,湛江奋力向海而兴,在海洋牧场、海上能源、临港工业、滨海旅游等方面持续用力,打下坚实基础。
当前,省明确支持湛江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如何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效益,全面提升经略海洋的能力,是我市正在思考探究的课题。大会期间,政企共商向海图强良策。
答题
企业家说——
推动港口功能向物流枢纽功能转变
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彬表示,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在即,海南自贸港物流和商流将进一步聚集,以日常消费、生活保障和产业加工为主的物流需求将快速增长。
他建议,通过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湛琼战略通道的制度建设,改变湛江对接海南传统货车滚装和火车滚装为主的传统物流模式,实行客货分离,统筹湛琼资源在湛江构建货物联运换装枢纽,综合发挥湛江港已具规模的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港口优势,破解湛琼运输通道单一受限、环保制约、效率较低等瓶颈难题,缓解海南“二线管住”压力,推动港口功能向物流枢纽功能转变,强化港口服务进出口双向发展功能,共建“粤西地区/中西部—湛江港—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海外一带一路”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带动港口及地方产业迭代升级,实现双向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擦亮“水产强市”名片
广东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认为,湛江在全省率先出台《湛江市支持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十五条措施》,对稳定、完善和强化海洋牧场发展,调动企业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建议打造国家级渔业种业产业园,充分利用湛江湾实验室等科研资源,搭建研发平台,加快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助力产业优化升级,助力蓝色经济发展。
他认为,湛江还可充分发挥湛江的贸易港口优势,打造集国际水产交易、数字智造、精深加工、国际合作、智能仓储、未来渔场于一体的国际水产交易中心,促进水产品加工流通企业集聚发展,推动湛江成为全球水产品流通枢纽,打造“买全球、卖全球”水产品交易中心、全球水产高地、RCEP国际水产贸易服务先行区,开创湛江水产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