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23年09月28日 星期四      
当前版: A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独家揭秘——

新疆出品的海鲜,味道到底如何?

莫松萌 张锋锋
刚刚做好的清蒸海鲜。

  策划/路玉萍

  采写/特派记者莫松萌

  摄影/特派记者张锋锋

  当天山脚下的纯天然盐碱水遇上名贵海鲜,你的味蕾将获得什么样的惊喜?

  未等亲口尝到,养殖基地门前人流已络绎不绝。9月23日这天,位于第三师红旗农场的新疆时时鲜水产公司已迎接了五六批客人。这既有远道而来的外地人,也有附近居民慕名前来。

  来自安徽的游客说,他们从网上看到新疆养出海鲜的新闻,驱车上百公里过来,就想买几斤“尝鲜”;来自阿图什的居民说,本地人吃了太多牛羊和面食,肚子有点“胀”,想要吃点海鲜“降降压”。

  盛情难却,公司副董事长蔡焕华跳下水池,捞出一批海鲜上岸,给大伙“尝尝鲜”:几斤活蹦乱跳的海虾、两条石斑鱼、一条3斤重的海罗非。在农场宿舍里,生火架锅、捣蒜浇油,大家用湛江最地道的方法,原汁原味烹饪“新鲜”。

  饭桌上的鱼肉洁白无瑕,放进嘴里没有半点泥味腥味,唯有海鲜特有的“鲜味”,肉质之弹牙爽口与北部湾所产无异。海虾无论是清炒还是蒜蓉蒸,都能吃出浓浓的湛江海鲜家乡味。这批在新疆养出海鲜的湛江人没有吹牛,天然盐碱水养出的海鲜,不仅能满足湛江人的乡愁,也足以征服几千公里以外的沿海食客。对于距离海洋最远的新疆人民而言,海鲜时代或许真的来了。

  “新鲜”的前段是来自北部湾西太平洋温水海鲜的熟悉味道,而海洋流传下来的甘冽清爽随之奔袭而来,现代化循环养殖手段不慌不忙化作最后一道清甜。这一刻,历史与科技、大海与山川在齿颊留香,回味绵绵。

  绿色、生态、无污染,是刻在“新鲜”里的DNA,也是一道打开市场和味蕾的激活码。

  “天山脚下的天然盐碱水没有任何杂质,不经任何污染,水质清澈、冷凉、最适合海鲜生长。”公司技术总监陈家珍表示,经过海水还原法打造出来的“新疆海水”,与天然海水相似度达99%。

  目前,公司技术团队已模拟出北部湾海域海水。换句话说,凡是在北部湾、雷州半岛等地见到的海鲜,在新疆都能实现养殖。

上一篇    下一篇
   第1版:导读
   第2版:新闻+ 时政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湛江市首届企业家大会
   第A03版:湛江市首届企业家大会
   第A04版:湛江市首届企业家大会
   第A05版:新闻+ 本地
   第A06版:新闻+ 本地
   第A07版:新闻+ 本地
   第A08版:阅读+ 百花
   第A09版:资讯+ 专版
   第A10版:聚焦杭州亚运会
新疆出品的海鲜,味道到底如何?
我市举办环保主题演讲比赛
提升水上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廉江欢乐园盛大开园
徐闻专项整治流动摊点
为敬老院带来浓浓团圆味
浓情中秋 喜迎国庆
巧做花灯迎“双节”
雷州公安开展治安巡查宣防行动
送温暖 赠爱心
拔河比赛乐融融
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净滩”志愿行动 守护美丽海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