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林宇云
通讯员戚照 林春梅
龙珠滚动,人龙翻腾,翩翩起舞,如蛟龙出海……有着“东方一绝”美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龙舞频频在国内外各大舞台亮相,蜚声国际,载誉无数。而人龙舞的发源地——湛江经开区东山街道龙池村,正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张开了腾飞起舞的翅膀。
龙池村坐落于东海岛西部,是大革命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东海岛重要革命活动地之一,下辖8个自然村,共2150户7000余人。近年来,龙池村瞄准打造美丽宜居乡村的目标定位,充分发挥革命老区村级党组织政治优势,深挖红色资源、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产业价值,积极探索以红色文化引领振兴发展,致力走出一条红色文化鲜明、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人人奉献热情高
村庄旧貌换新颜
“完成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村民全部喝上了‘放心水’;拆除了窄小巷60处,改宽修直和硬底化巷道16条;建成休闲广场、‘仁园’‘善园’‘德园’‘福园’四个小公园和‘清风园’、篮球场、小花园,村里变得更漂亮了……”细数龙池村近年来发生的变化,村民心里乐开了花。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龙池村党总支部和各村民小组不等不靠,采取“三个一点”的方法(争取政府支持一点、村集体筹集一点、群众自筹一点),先后投入1100多万元,实施“三清三拆”,推进“六改六化”(改危、改水、改厕、改圈、改巷、改电,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整治人居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全村干部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热情高涨,形成了“人人捐资,人人参与,人人是主人”的建设高潮。其中,西坑自然村干部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先后捐资捐物近500万元。一位乡贤捐资捐物达20万元,全村青年捐资近100万元。看到家乡越建越漂亮,村中妇孺也纷纷倾囊,捐资近10万元。有近10户村民自愿让出10多亩老宅基地建设休闲公园和复绿美化。
擦亮红色教育品牌
发展特色经济
龙池村是抗日革命老区,曾获评为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湛江市“红色村庄100”建设村庄,红色教育资源丰富。
在市、区老促会的指导下,龙池村利用专项资金和发动群众筹资,抢修维护陈炳森故居、陈克故居等,筹资建设了村革命斗争史室、农会农具展室等,保护了阻击战场等遗址,修缮了进士井、村训墙、“革命小故事一条巷”,积极打造红色基因和宜居农村文化。
据介绍,龙池村下一步将探索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乡村休闲游示范点。
此外,该村还将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一方面传承非遗文化,探索“非遗+红色文旅”,将非遗项目与全域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打造具有东海特色的文旅亮点,为乡村振兴旅游业发展提供新动力。另一方面是发展特色农业经济。龙池村耕地广阔肥沃,水源丰富,正积极盘活耕地,计划连片耕作,推广香芋、莲藕、季节性蔬菜、甘蔗、瓜香等绿色农产品,打造生态农产品的品牌。
西坑村是东海岛有名的“水果之乡”,家家户户庭前屋后种满木菠萝、荔枝、芒果、龙眼、黄皮等果树。尤其是木菠萝,在东海岛久有盛名,被称为“木菠萝之乡”。该村正在积极谋划建设“木菠萝特色一条街”,打造“菠萝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