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3日披露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遇袭身亡的更多细节,称伊朗将为他报仇。
美媒援引美国和以色列政府官员消息报道,伊朗最早可能于5日对以色列发动袭击,黎巴嫩真主党或参与其中。旧仇新恨之下,黎以是否已滑向大战的边缘?
2006年以来最紧张时刻
在哈尼亚遭暗杀身亡之前,中东局势关注者的目光仍聚焦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在以色列7月30日傍晚发动的针对贝鲁特南郊一处目标的空袭中,真主党最高级别军事领导人福阿德·舒库尔遇袭身亡。最初,以色列国防军率先发布了战果,反复强调这是一次定点清除行动。但这一消息遭到黎巴嫩多方否认,7月31日,真主党方面最终证实了舒库尔的死讯。
作为真主党“二号人物”,舒库尔被外界视为领袖哈桑·纳斯鲁拉的“左膀右臂”。有外媒称,舒库尔是自2016年时任真主党最高指挥官穆斯塔法·巴德雷丁在叙利亚遇刺以来,被暗杀的真主党最高级别官员。而以色列对贝鲁特南郊的袭击,更被观察人士视为“踩过红线”。纳斯鲁拉曾多次警告,倘若以色列攻击贝鲁特,真主党就会展开报复打击特拉维夫。
过去的8个多月以来,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互袭频频。6月,黎以边境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6月18日,以军方宣布批准在黎巴嫩展开军事行动的计划。7月30日,以军空袭贝鲁特南部,以此作为对戈兰高地遇袭的报复。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楚楚认为,从双方近期的拉锯来看,紧张状态已达到2006年以来最高点。以色列空袭贝鲁特有多重意图。首先,明面上是对戈兰高地遇袭的强势回应。有别于伊朗、胡赛武装等对手发动的袭击,戈兰高地遇袭导致大量平民伤亡,以色列不可忍受、退无可退。其次,贝鲁特南部是黎巴嫩真主党的大本营,以色列的还击非常有针对性,采取定点清除的形式猎杀真主党高级指挥官。以色列踩红线虽然是试探性的,但舒库尔与哈尼亚之死会震慑住真主党吗?有待进一步观察。
双方都有拱火动机
“把黎巴嫩送回石器时代”,“毁灭性打击伊朗代理人”……现在来看,加兰特与内塔尼亚胡的轮番表态,多少有些虚张声势的成分在里面。加兰特7月31日回应以军空袭贝鲁特,第一时间降低了调门,声称“以色列不寻求战争”,但对哈尼亚在德黑兰遭暗杀事件只字未提。同时,以军高层也放出风声,称以色列无意全面开战,“如果真主党不对这次空袭贝鲁特做出回应,那么事情将就此为止”。分析人士指出,加兰特说这番话的时机耐人寻味。
张楚楚说,在真主党与以色列的冲突中,双方都有继续拱火的动机。对于真主党及其它反以民间武装而言,近期一系列冲突给他们的最直接感受是,以色列“中东小霸王”的国家形象正在崩塌,无懈可击、不可战胜的神话似乎正在破灭。所以真主党想试探以色列的底线到底在哪里。这与一般意义上的“挑衅”不同,并非一味激怒以色列,而是在试探底线的过程中去谋求自己的政治利益。
对内塔尼亚胡来说,矛头转向真主党可谓一举三得:首先,通过继续战事可延长政治生命,戈兰高地遇袭事件恰好给了一个借口;其次,可以把矛盾的焦点从加沙转向真主党与所谓的中东“什叶派阵营”,既转移国际舆论压力,还能获得美国更多的援助。最后,在国内获取更多支持。不同于相隔甚远的伊朗和也门胡塞武装,由于真主党和以色列有往日仇怨,黎以又有边境冲突,以色列人一直认为双方必有一战,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他们都别无选择
从“舒库尔之死”到“哈尼亚被暗杀”,一系列的突发事件引发人们对中东动荡局势以及黎以全面战争的普遍担忧。这会不会是中东又一场腥风血雨的前奏?
张楚楚说,秉持“只有让对方更不安全,才能让自己安全”的博弈逻辑,目前来看,真主党和以色列局部的有限度的冲突升级恐在所难免。但会否爆发大战,取决于双方能否继续坚持迄今为止双方默认的交战规则。毕竟,两者都存在战略误判的可能性。首先,双方都希望通过强硬表态搞本地动员,不可能轻易达成妥协。其次,双方都存在“认定对方不愿升级”的侥幸心理,真主党判断以色列主要矛盾在加沙,无力在北线过度投入。以色列认为黎巴嫩经济濒临崩溃,经不起一场大战。当这种心理无法达成默契时,就存在事态失控的风险。其三,经过最近的相互较量,双方越来越无法预料对手会把行动升级到什么程度,所以两边都没有安全感。最糟的情况恐怕是,如白宫总统副助理霍克斯坦所言:“有时候即便领导人不愿,战争也会发生,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据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