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25年07月13日 星期日        
当前版: 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夏收晒谷

  黄土福

  农历六月初,南方早茬水稻相继成熟,村后那片望不到边际的稻田金灿灿的。夏风阵阵,稻浪滚滚,稻香弥漫着整个村庄。

  在我小的时候,大人们忙着去割稻,小孩也不闲着,有的跟着大人去割稻,有的在家晒谷。起初,我提着明晃晃的镰刀,戴着大草帽,兴奋地跟着父母去割稻,可去了几回后,腰酸背疼,不太愿意去了,母亲就让我在家晒谷。

  一大早,父亲就把前一天打下的二十多袋稻谷背上楼顶,倒在楼面上,摊开来晾晒。他叮嘱我每隔半个小时犁一遍谷子,下雨前赶紧收起谷子,盖上防水布。

  父母割稻去了,我就在家门口做暑假作业,不时抬头看天空。瓦蓝瓦蓝的天上飘着一丝丝白云,太阳火辣辣地射向大地,真是晒谷的好天气。过了半个小时,我就戴上大草帽,到楼顶去,脱掉拖鞋,光着脚板犁谷。那片被摊开的谷子覆盖的楼面,就如一块肥沃的稻田,我的脚指头就如一把犁耙,不断向前把谷粒犁起。一粒粒金黄饱满的谷子不断地从脚背上滑落,像犁耙犁地那样,不断地翻起沉睡的土块,身后留下道道深浅的沟壑。犁到尽头处,折回来,继续犁,犁完一楼面的谷子,约费去二十多分钟。我抖落脚趾间的谷子,赶紧下楼来,只觉得双眼发黑,好一阵子才能适应室内的光线,头顶热烘烘的,汗水已湿透衣衫。半个小时后,我再去犁谷,上一回纵着来犁,下一回就要横着来犁,纵横轮流犁,谷子才干得充分。

  六月天,孩子脸,说变就变。天空突然黯淡下来了,大朵大朵的乌云在快速移动,雷声隐隐,热风渐渐变得阴阴发凉的。我赶紧拿了木耙子和扫帚到楼面去,用木耙子把谷子快速地耙到一处。我干得大汗淋漓,却毫不敢松懈,害怕大雨把谷子淋湿。此时,家家户户的小孩和老人都在楼面上收谷子,一些人在喊:“快,快,雨就要来了!”我吃力地把谷子耙成两三堆后,再挥动扫帚不停地扫遗漏的谷子。这时,隔壁村的外公外婆急忙赶来助阵。外公忙着把谷子耙成一座小山状,外婆忙着盖上防水布,我忙着拿砖头压住边角。

  霎时,乌天黑地,阴风大作,豆大的雨点“啪啪啪”地砸了下来。我们松了一口气,幸亏人多力量大,要不谷子泡汤了!

  有时,刚收好了谷子,乌云瞬间却消散得无影无踪,太阳又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弄得我们白忙了一场,不得已又掀开防水布,摊开谷子重晒。外公判断天气的经验比较丰富,屡试不爽。有时乌云密布,他跑来叫停正在收谷子的我,有时艳阳高照,却叫我赶紧收谷子。但也有失误的时候。有一次雷声隐隐作响,乌云在聚拢,外公说,不会下雨的,结果一场急速的大暴雨把谷子全淋湿了。

  经过十几天的努力,终于把十几亩地的谷子晒干归仓了。开学初,父亲把谷子卖掉,换回钱给我交学杂费和买文具。母亲说:“你晒的谷子,干度符合要求,又没淋着雨,能卖个好价钱。”

  夏收晒谷的经历,让我从小懂得粮食来之不易,一粥一饭应当好好珍惜。求学离开乡村后,我将近二十年远离农事了,可每到夏收时节,总想起晒谷的事,感叹农事的不易。

上一篇    下一篇
   第1版:导读
   第2版:金秋 关注
   第3版:金秋 关注
   第4版:金秋 聚焦
   第5版:金秋 聚焦
   第6版:金秋 漫笔
   第7版:金秋 揭秘
   第8版:金秋 漫笔
   第10版:金秋 生活
   第11版:金秋 怡情
   第12版:金秋 漫笔
   第13版:金秋 养生
   第14版:金秋 漫笔
   第15版:金秋 闲情
   第16版:金秋 拍客
夏收晒谷
凤凰花开在夏天
风落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