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2024年01月03日 星期三      
当前版: A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想在记者站的日子

何银华

  1976年11月14日,我从军垦调入湛江日报社,迄今近半个世纪了。

  因为调入报社不容易,所以我倍加珍惜,暗下决心好好表现。

  为适应当时的形势,1977年初,报社实施采编分家,设立记者站,以利于记者深入民间,了解民情,经营重点报道。当时设3个站,每站2至3人。阳江站分管阳江、阳春、电白、吴川,站长杨大璋;海康站分管徐闻、海康、遂溪,站长郑耀;化州站分管高州、信宜、化州、廉江,站长何银华。后增设城市站分管湛江和茂名,站长李观湖。

  初来乍到便被委以重任,一站之长,自感担子不轻。我分管的这几个县,山区特别多,深入采访常常要爬山。

  那时,记者站都比较简陋,借用当地县委一间小房子。交通、通讯都还落后,不像现在有小车和手机。到基层采访,常常要借用公社的单车。即便这样,大家采访写作的积极性都很高。接到新闻线索,总是争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下站记者每个月一至两次回报社集中汇报,碰头研究。好在那时记者乘车购票有优先权,又有各县新闻秘书和通讯员积极配合,工作开展还算比较顺利。

  设记者站的好处,是很显然的。由于采编互相通气,共同拟题,通力合作,好文章不断涌现。像《花生风波》《对群众的肚皮负责》《蒲草还乡记》等一批报道,在“拨乱反正”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和岑元冯共同采写的通讯《摇钱树下家家乐》,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出,还配发了本报评论员文章。将“钱”字冠以标题,让农民共同富裕起来,高度评价“宣传了典型中最精彩的事实”。龙角坡地处化北山区,生产队充分行使了自主权,因地制宜,大力种植柑橙,由穷变富,农民笑逐颜开。报道体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农村生产力”的精神。

  回想在记者站4年时间,可以说是我写作最活跃的全盛时期。和同事们合作得很愉快。写了不少新闻特写和通讯,而且潜心进行通讯散文化的探索,业务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下站那些年也是我人生中比较奔波的时期。同事们曾笑称我有“四头家”:大本营在湛江,小本营在化州,老婆未能随调仍在红湖,儿子跟着外婆在安铺。真感到有点照应不过来。不过苦中也有乐,奔波本来就是记者的常态哦。作为时代的记录者,记者就应该像蜜蜂一样,追逐花香,采蜜永远在路上。

  几年间,也难免有一些难堪的经历。一次我应约到鹤地水库采访,途经红湖,顺便回家探探女儿和老婆。不巧刚出世不久的小女儿正长着胎毒,耳根、鼻沟皮肤溃烂,看着就心痛。我本想请假陪老婆带女儿去看病治疗的,但又不想耽误那边早已约定的采访。老婆见我左右为难,公务在身,也不好挽留。第二天,她自己背着女儿,请邻居一位小青年用单车搭去几公里外的兰山寻医问药去了。当时天气还有点冷。每当想起此事,我心里就感到愧疚……

  1980年夏,我被抽调回文艺部。记者站也由于地市合并改制于1983年自行撤消。

上一篇    下一篇
   第1版:要闻
   第2版:新闻+ 时政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新闻+ 本地
   第A03版:新闻+ 本地
   第A04版:阅读+ 百花
   第A05版:阅读+ 生活
   第A06版:新闻+ 本地
相约湛江
回想在记者站的日子
雷州湾
难忘那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