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卓朝兴 通讯员陈菀铃 实习生谭舒
湛江又上央视了!
2月24日晚8点黄金时段,央视中文国际频道金牌栏目《记住乡愁》播出乡村振兴专题片《卜巢——海湾筑巢引凤来》,带观众和网友们走进“海水稻的故乡”遂溪县建新镇卜巢村,感受古老稻种的勃勃生机,看昔日盐碱荒滩如何变成今日的沃野良田,引起广泛关注与强烈反响。
历史悠久 海水稻在遂溪卜巢村种植已有数百年
24日晚播出的专题片中,伴随着雷州半岛的旖旎风光镜头,央视主播娓娓道来:“广东省湛江市卜巢村,坐落于雷州半岛北部,距雷州湾20多公里,是一座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村庄。卜巢是海水稻的故乡。雷州湾的潮水冲刷出大片盐渍滩涂,也孕育出一种不惧海水浸泡的神奇稻种——海割稻。这海割稻,正是海水稻的前身。”
数百年来,靠着耐盐耐碱的海水稻,卜巢人过上了“饭稻羹鱼”的幸福生活。如今,除了种植海水稻,当地人还养殖了虾蟹,种上了火龙果等经济作物,生活越来越富足。
据介绍,林姓是卜巢村最大的姓氏。从南宋时起,林氏族人就在这里生活了。当时,雷州半岛耕地稀少,缺乏淡水资源。一年,一场大潮引发海水倒灌,冲毁了刚开垦的农田,禾苗都被海水浸泡倒伏。一片狼藉中,有人在海边红树林发现几株野稻仍顽强生长。这让林氏族人喜出望外,他们尝试着把野稻的种子收集起来,播撒在滩涂。野稻果然抗住了风浪和海潮,在秋天结出了新米,人们便把这种稻米称为“海割稻”。靠着这些稻米,林氏一族熬过了荒年,就此扎根雷州半岛。也是从那时起,当地便有了“种海割,渡粮荒”的说法。
品种改良 海水稻终于有了“身份证”
尽管海割稻曾经帮生活在卜巢村的祖辈们渡过了粮荒,但因那时的产量极低,逐渐被替代。
直到1986年,在农校学习的陈日胜和老师回到家乡考察红树林湿地时,又一次在滩涂上发现了这种耐碱耐盐的古老稻种。老师嘱咐陈日胜,这些稻种很重要,一定要想办法保存下来。在中国,有2亿亩盐碱地可开发利用,若能都种上水稻,就意味着每年能增加500亿公斤粮食,多养活2亿人。
为此,陈日胜从稻穗上收集了500多粒种子,在卜巢村租下了20亩滩涂,开始了海水稻的种植研究工作。海水稻品种改良是个漫长的过程。为了方便研究,他把家搬到了滩涂边;资金跟不上,他甚至卖掉了城里的房子。陈日胜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感动了卜巢村的村民。于是村里18户村民用土地入股,和陈日胜一起成立了海水稻种植合作社。
2014年,卜巢村海水稻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了1000多亩。也是在这一年,这种古老的稻种被正式命名为“海稻86”,在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上公布,海水稻终于有了“身份证”。
引起关注 科技助力 年轻人回乡当“新农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稻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卜巢也因是海水稻的故乡而备受关注。
八年前,从县农机局退休的老林,看到了村里发展的机遇,回到卜巢种植海水稻。那时,他听说广东海洋大学培育出了一个新品种——“海红香米”。相比传统的海割稻,它的产量高且一年能种两季。于是他便牵头成立了一家合作社,集中了200亩耕地,开始了“海红香米”的试种。
起初,新品种的试种过程并不顺利。由于不适应土壤环境,当时秧苗接连被“烧死”。面对这样的情况,老林没有退缩,他请来专家做指导,科学种植,终于让卜巢村的“海红香米”产量年年攀升,品质和口感也一年比一年好。
如今,村里人又和年轻的创业团队合作,开发海红香米的深加工产品,每年的销售额能达到1000多万元。乡村与高校的结合,科技与农业的融合,助力了乡村产业的发展。
村庄变得越来越好,年轻人也纷纷回家乡做起新农人,在海水稻种植的基础上,他们因地制宜,发展出多种种植模式,让家乡土地创造出更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