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永幸)日前,湛江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粤西非遗空间设计》课程开启“行走的课堂”,深入湛江非遗沃土,通过“行走的课堂”解码文化基因,以设计之力赋予传统技艺新的生命力。
环境艺术系以“非遗空间设计”为切入点,组织师生走进湛江市博物馆、赤坎老街、雷州足荣村等地,通过实地调研、测绘与创作,挖掘非遗背后的文化逻辑与空间智慧。老师们在现场授课,引导学生从采光、通风等维度解析非遗空间的生命力。这种“文化解码—设计转译”的实践模式,为非遗的当代传承提供了创新路径。
此次实践是环境艺术系“产教融合、服务地方”教学理念的又一次成功实践。通过“非遗+设计”的模式,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更在文化浸润中提升了设计思维与社会责任感。